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译文:

曾参只关注于外部世界,相互之间已经没有了语言。

颜回像愚人一样,永远地告别了繁华的枝桠和茂盛的叶子。

后来的人认为这两个人,独自发现了道家学说的根本。

他们摆脱了章句的卑下,统一了宗派并会集了原本。

谁知道孔子的教导,进入道术是有其方法的。

不是为了广泛学习而简单化,而是要追本溯源。

颜回和曾参每天勤奋努力,就像大海里的水流,被吸收进大海。

当他们取得成就后,树木落叶回归到根部。

这本来就不是追求快捷的方法,《大学》被废弃不讲论。

李君敞开了博大的阁楼,驾车避开世俗的喧嚣。

藏书比得上邺侯,日夜亲自翻阅。

百家书籍要贯穿其中,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整个世界。

上下贯通古今,高深之处洞察天地。

突然间突然领悟了道理,豁然开朗突破了束缚。

嘲笑那些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人,因为读书感到厌烦和烦恼。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通过赞美李君开博文阁的行为以及李君开在面对世俗喧嚣时仍能潜心学问的高尚品德,来表达对这种精神的赞扬。诗中以颜回、曾参为代表,描绘了他们的勤奋和谦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态度和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智慧和学问的热爱与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