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穷檐分外和,典衣日日饮无何。
未陪蜡屐寻幽乐,已觉诗囊得句多。
颇喜醉乡无畔岸,从教平地有风波。
脱巾露顶君休问,倦客尘冠底用峨。

【解析】

“又次韵冯文度春晚二首”是本题的标题。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三句抒情,最后两句以自谦的方式收束全诗。

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画面:春天来了,屋檐下,花儿开得分外妖娆;典当了衣服,天天饮酒作乐。“穷檐”,指屋檐低矮的贫民居所,也形容居处简陋。“典衣”即典当衣物。“蜡屐”,古代用动物脂肪或蜡制成的鞋。“无何”,没有多久,一会儿。

后三句抒情:“未陪蜡屐寻幽乐”,没有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因为要典当衣物);“已觉诗囊得句多”,已经觉得诗囊里装满诗句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颇喜醉乡无畔岸”,“醉乡”,指醉酒的场所。“畔岸”即岸。诗人说在醉乡之中,没有什么危险和障碍。“从教平地有风波”,“从教”,听凭,任凭。“平地”,平坦的地方。“风波”比喻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无奈和对官场的鄙夷。“脱巾露顶君休问,倦客尘冠底用峨”,“脱巾”,脱去帽子。“露顶”,露出头顶。《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于是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秋水》:“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意思是:我懒得理那些世俗的礼数,我厌倦了那顶官帽。这两句表现了诗人鄙弃世俗的名利欲望,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

【答案】

又次韵冯文度春晚二首

春到穷檐分外和,典衣日日饮无何。

未陪蜡屐寻幽乐,已觉诗囊得句多。

颇喜醉乡无畔岸,从教平地有风波。

脱巾露顶君休问,倦客尘冠底用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