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
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注释】
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意思是说意志要和元气相通。志,意志;气,元气。一动,指意志活动。气一,意即“心”。志与心的合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持养,保养;清明,指心神清亮,不受蒙蔽。毋暴,不要急躁。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中的第20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理解和追求。
诗中诗人通过阐述“志”与“气”的关系,强调了意志要和元气相通。他认为,只有当意志和元气合一时,人才能够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代哲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即人的精神和身体、心灵和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联系。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提出了关于修养的主张。他认为,要保持身心的清明,就必须避免急躁和暴怒的情绪。这是因为过度的急躁和暴怒会导致心灵的不安宁,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引发疾病或灾祸。因此,他建议人们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志”与“气”关系的描述,以及对于修养态度的阐述,反映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和追求。他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