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啖炊粱莱菔羹,皂台催促赶前程。
手携竹杖足穿革,缓拨琼花徒步行。
【注释】
范田: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皂台:山名。催程:催促行人上路。琼花:比喻雪景美丽。
【赏析】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其二》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范田遇雪时的情景。首句“饱啖炊粱莱菔羹”写诗人饱食后在大雪中前行的豪迈心情;二句“皂台催促赶前程”写诗人在雪中行走,被皂台山的雪景所吸引;三句“手携竹杖足穿革,缓拨琼花徒步行”写诗人在雪中行走,被雪景美得无法移步。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饱啖炊粱莱菔羹,皂台催促赶前程。
手携竹杖足穿革,缓拨琼花徒步行。
【注释】
范田: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皂台:山名。催程:催促行人上路。琼花:比喻雪景美丽。
【赏析】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其二》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范田遇雪时的情景。首句“饱啖炊粱莱菔羹”写诗人饱食后在大雪中前行的豪迈心情;二句“皂台催促赶前程”写诗人在雪中行走,被皂台山的雪景所吸引;三句“手携竹杖足穿革,缓拨琼花徒步行”写诗人在雪中行走,被雪景美得无法移步。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赏析】 此词以咏山中景致,抒写隐逸生活的惬意和闲适。上片写静夜独坐之趣,下片写月夜听鸟之娱。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恬淡,给人以宁静致远的美感。 菩萨蛮 山园 山中寂静无人到。松筠满眼平生好。读罢古人书。一樽聊自如。 忽闻山鸟语。绝胜歌仙侣。醉醒月明时。鸟还人不知。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双调,六十字,有前后两阕,各四平韵,一叠韵。此词前阕三句为七言四句
【注释】 画梅:指题画梅花。 风引上春香,雪弄南枝色。 风、雪:指春风和雪花。 上春香,谓春天的香气随风飘荡而来。 弄:玩弄,戏弄。 南枝色:指南边的梅花色彩。 为:因为,由于。 惜花心:怜花之心,爱惜花朵之情。 楼中:指楼上。 莫吹笛:不要吹奏笛子。 【赏析】 此诗咏物抒怀,以梅花自比。前两句写冬去春来时,风传花香、雪映梅枝之景色;后两句则表现作者怜花惜花之意及爱花之深。 首句写春风拂动梅花
【注释】栀子:一种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或制酒。竹篱新结度浓香,香处盈盈雪色妆。 知是异方天竺种,能来诗社搅新肠。注释:竹子编的篱笆上新结了花蕾,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香气弥漫的地方,如同洁白如雪的衣裳。这花是从远方天竺国来的,它能够带来诗社中的人们新的愁绪
秋葵 长门秋晚露凄凄,双袖轻翻旧赐衣。 自笑不如桃与李,春风吹向上林飞。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长门宫的秋夜中,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生活,感到有些凄凉和孤独。她回忆起曾经得到皇帝恩宠的日子,那时她穿着华丽的衣服,但现在却只剩下了这一件旧衣服。她自嘲地认为自己比不上桃花和李花,因为那些花在春风中绽放得更加美丽。然而,她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在那之前能有所作为。 译文
石榴二首 【其一】 未摘霜前实,先看雨后花。 名应出西海,颜岂论东家。 注释:石榴在未被采摘之前就已经成熟,人们会先去看它在雨后的花朵。石榴的名声应该出自西海,但是石榴的颜色和形状却不一定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地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石榴的美丽与珍贵。石榴在未被采摘之前就已经成熟,这让人惊叹不已。而人们在看到它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花朵,而不是果实。这说明石榴的花朵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玫瑰》 - 颜色:此句描述玫瑰的色泽,指出其鲜艳夺目。通常玫瑰以其艳丽的红色和香气而闻名,此处用"色"字强调了玫瑰的颜色之美。 - 香同赋:这句表达了玫瑰花的香味与它的色彩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赋"在这里指的是赋予或描绘的意思。 - 江乡种亦稀:表明在江南地区种植的玫瑰花较为罕见,说明这种花可能不易获得或生长条件较苛刻。 - 邻家走儿女:指孩子们在自家周围玩耍
茉莉花 浴起月到楹,柔枝方可折。 薰风如有情,吹帘散香雪。 注释: 1. 浴起:沐浴之后,形容茉莉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娇嫩美丽。 2. 月到楹:指月光映照在花架上,如同月亮降落在花架之上。 3. 柔枝:指茉莉花的枝条柔软娇嫩。 4. 方可折:表示只有当枝条足够柔嫩时,才能轻松地折断。这里的“折”字也暗示了花朵的美丽和脆弱。 5. 薰风:温暖的南风,通常与香气联系在一起。 6. 如有情
秋葵二首 月上墙东阿,秋光照庭户。 幽葩向人明,泫似泠泠露。 素质倚秋风,向人浑欲语。春风莫相笑,丹心自能许 注释: 1. 月上墙东阿:月亮爬上了东边的墙壁。 2. 秋光照庭户:秋天的阳光照射进庭院。 3. 幽葩向人明:美丽的花朵向着人们开放并发出光亮。 4. 泫似泠泠露:晶莹的露水仿佛在颤抖。 5. 素质倚秋风:植物的素质(茎)依靠着秋风的力量。 6. 向人浑欲语:植物好像想要与人交谈。 7
玉兰 花开不是辛夷种,自得凝香绕紫苞。 昨夜月明庭下看,恍疑罗袖拂琼瑶。 注释: 1. 玉兰:一种花。 2. 花开不是辛夷种:玉兰的花与辛夷不同,不是那种花的品种。 3. 自得凝香绕紫苞:玉兰花散发出香气,仿佛被紫色的花苞紧紧包裹。 4. 昨夜月明庭下看:昨夜月光明亮,我在庭院下欣赏玉兰花。 5. 恍疑罗袖拂琼瑶:恍惚间,好像有袖子拂过像玉石一样的玉兰花。 赏析:
茉莉花 茉莉开时香满枝,钿花狼籍玉参差。 茗杯初歇香烟烬,此味黄昏我独知。 注释: 1. 茉莉花开时,香气四溢弥漫整个花朵,让人陶醉其中。 2. 钿花,指精美的首饰或装饰品,此处形容花朵的华丽与美丽。 3. 玉参差,形容花朵的颜色和形状各异,如同玉石般参差不齐。 4. 茗杯,茶具的一种,用来喝茶。 5. 香烟烬,指茶烟袅袅上升后逐渐熄灭的过程。 6. 此味,指这种独特的花香
【注释】 范田:地名,在今安徽宣城西北。 三绝: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名。 屋檐前:屋檐下,即屋檐下滴落的雨水。 柴扉:柴门。 白巅:白色的山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大梁寺/大梁赠房山人》中的“西行”一联。全诗如下: 乱石嵌空青嶂上,白云深处有人家。 樵客渔师相与宿,夜深投宿大檀栾。 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盘。 这首诗是贾岛在唐大中八年(公元856年)冬游大梁寺时写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工张子英的技艺高超,他凭籍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创造出生动的形象,使观者仿佛看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首句“虽凭缣素状仪容,的自毫心蕴妙锋”,表达了张子英的绘画技巧非常高超,他能够凭借丝绢这样的简单材料,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这里的“缣”是指细绢,而“素”则指白色或浅色的丝织物,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材料。通过“虽凭缣素”这个动作,诗人传达了画家对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精妙处理
【注释】 圣贤事业浩无疆,未易孤闻寡见穷。:圣人的事业广大无边无际,不能因为一个人听到一些道理就自以为了不起而看不起别人。 友善更资天下士,时推一二附南鸿。:和气待人,才能得到天下士人的帮助;有时推举一二个人,他们就能像南飞的大雁一样展翅高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其好友瘳子晦归潮州后写的四绝句之一 。第一首写贤人志士之“难”与贤者之“不易”,第二首赞朋友的高尚品德、广博胸怀
【注释】: 历历山坳冻迫人,:山坳里寒气逼人。 指头欲堕痹难伸:指头冻得僵硬,几乎要折断了。 探囊速买三杯后,:从衣袋里拿出酒来喝。 更觉阳和畅此身:觉得暖洋洋的,舒舒服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西征途中遇雪,饮酒解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豪爽的性格。 “历历山坳冻迫人”,首句就开门见山地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严寒。“历历”形容山坳里的雪景,一片洁白。“冻迫人”说明天气之冷
【注释】 过武夷:指经过武夷山。 武夷山下几回过,未暇于中赏一遭:武夷山的美景多处,作者多次经过此地,却因为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时间好好欣赏。于中:中间。 狮鹤诸仙知我意,故将青霭淡遮罗:武夷山的山水之美,连神仙们也知道作者的心思,所以他们故意把云雾缭绕的山峰遮住了。狮子、象群和仙鹤都是武夷山的特产,所以这里以“狮鹤”代指武夷山。青霭:云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名胜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
【注释】 紫溪:即紫溪山。 遇日:遇见太阳。 日露雪头红玉盘:太阳的光辉如同晶莹剔透的玉石,映照在积雪上。 氤氲和气霭人寰:云雾缭绕,弥漫在人间。 回眸万素无从觅:回首望去,万物都找不到了踪影。 依旧千山列翠鬟:依旧可以看到千座青山,就像少女的秀发一样。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紫溪山偶遇太阳,见到其辉煌的光辉,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日出时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