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间一梦中,登临回首兴何穷。
当时事业轩天起,此日风流扫地空。
堕泪山头春草长,沉碑江上晚烟蒙。
故令倦客成惆怅,目断斜阳不忍东。

下面是对《登岘山二首 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诗句解读
  1. “五百年间一梦中,登临回首兴何穷。”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登上岘山之后,感慨时光流逝,仿佛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但自己依然沉浸在深深的感慨之中。
  2. “当时事业轩天起,此日风流扫地空。”
    这里描述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辉煌如同天际的云彩一般高远,而现在却只剩下空虚和遗忘。
  3. “堕泪山头春草长,沉碑江上晚烟濛。”
    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中的一种悲凉氛围,山头的春草似乎在为过往的荣耀哭泣,而江上的烟雾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4. “故令倦客成惆怅,目断斜阳不忍东。”
    诗人因为历史的变迁感到失落和悲伤,他的眼神无法移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夕阳西下,不愿向东离去。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岘山这一行动,触发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和思考。诗中的“五百年间一梦中”表达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短暂。通过对过去辉煌与现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哀愁的情感。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山头春草、沉碑江上的晚烟等自然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深度。结尾处,诗人用“目断斜阳不忍东”表达了内心的不舍和无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陈渊的《登岘山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深沉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