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极巍峨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
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
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
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
欲雨片云生峭壁,未明先日照危峰。
断崖当午晴雷震,深壑经秋积霭浓。
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
名光祀典传千载,仰祝牲牢致享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考核情感的体现。答题时先解诗句中的意象,然后抓住意象及常用表达方式进行概括说明。此题要求“逐句释义”“赏析”。
第一首:
峻极巍峨势望雄(雄伟),层峦叠嶂翠重重(重重叠叠的山峦绿树成荫)。
为神有感兴唐祚(为神灵所感动而兴起唐朝的繁荣),作镇无疆福晋封(作为一方镇守之地,福气永绵无边)。
材产十州资构厦(十州之广的山川资源可以支撑起宏伟的楼台大厦),泉分数邑润耕农(泉水滋润着分属各地的田园,使农民安居乐业)。
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幽静的岩石上有高士隐居,绝顶处有古代帝王留下的遗迹);
欲雨片云生峭壁(想见一场春雨将至,峭壁上的云彩渐渐生成),未明先日照危峰(还未天亮就先照向了山峰);
断崖当午晴雷震(中午时分,断崖上霹雳轰鸣),深壑经秋积霭浓(秋天的壑谷里云雾蒸腾)。
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樵夫进山时常看见鹿儿在洞中游玩,和尚们有时看见潭中龙戏)。
译文:雄伟壮丽的群山层层叠叠绿油油;为神明所感动而兴起唐朝的繁荣昌盛;作为一方镇守之地,福气永绵无边。十州的山川资源可以支撑起宏伟的楼台大厦;泉水滋润着分属各地的田园,使农民安居乐业;幽静的岩石上有高士隐居,绝顶处有古代帝王留下的遗迹;想见一场春雨将至,峭壁上的云彩渐渐生成;还未天亮就先照向了山峰;中午时分,断崖上霹雳轰鸣;秋天的壑谷里云雾蒸腾。樵夫进山时常看见鹿儿在洞中游玩,和尚们有时看见潭中龙戏。
第二首:
名光祀典传千载(美名传扬千古),仰祝牲牢致享恭(恭敬地献祭)。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两句写霍山之景,用四字句式写出了其山之峻峭、层峦叠嶂、青翠葱茏的特点。颔联两句赞美霍山之神,以四字句式写其在唐代兴盛,以及其神镇一方带来的福佑。颈联描写霍山的人文景观,由山及人。尾联写诗人游览霍山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霍山美景、人文景观的赞叹。全诗以赞霍山为主,通过描绘霍山的自然景观,赞美霍山之神,抒发了诗人对霍山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这首诗是诗人游霍山时所作。②首联二句分别写霍山之山势和山上树木之茂密;颔联二句写霍山之神和神之作用;颈联二句写霍山上人文景观。③首联二句写山势之雄峻、层峦之叠嶂、山色之美。④颔联二句赞霍山之神,谓霍山之神有感于唐王朝兴替而起兴唐之功;谓霍山之神作镇一方而有福于万民。⑤颈联二句写人文景观:从山中走出的贤能之士,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僧人修行,与世隔尘。⑥尾联二句写自然景色:早晨薄雾缭绕,傍晚日影斜照,雷电交加,山壑间积云浓密,山泉清冽如玉。⑦最后两句写诗人观游的感受:诗人赞叹霍山之美,并祈求神灵保佑霍山永保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