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五鼓城头角,吹向愁人枕前落。
一声心胆碎无馀,三声两声那更作。
天明起坐壁为邻,檐外垂垂秋雨脚。
雨脚强,鬓毛弱,若为一滴白几茎,纵使赤松犹老却。
注释:
- 梅花五鼓城头角,吹向愁人枕前落:梅花在五更时分从城头上飘落,吹到忧愁的人的枕边。
- 一声心胆碎无馀,三声两声那更作:听到这声音,让人的心都碎了,没有剩余。即使连续听到两三声,也难以再忍受下去。
- 天明起坐壁为邻,檐外垂垂秋雨脚:等到天亮后,我起身坐在墙边,看着外面细密的雨丝,就像秋雨落在屋檐下一样。
- 雨脚强,鬓毛弱,若为一滴白几茎,纵使赤松犹老却:雨水落下,虽然只是一点点,但却足以让白发几根变白;即使是赤松这样的长寿之树,也会被岁月所磨砺而变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秋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梅花五鼓城头角,吹向愁人枕前落”描绘了一幅清晨城头梅花飘落的画面。五更时分,寒气逼人,梅花却在城头上翩翩起舞,仿佛在为愁闷的人送来一丝慰藉。诗人将梅花与愁人的心境相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二句“一声心胆碎无馀,三声两声那更作”表达了诗人对秋雨的喜爱之情。听到秋雨的声音,仿佛连心都要碎了,无法承受其威力。诗人用“心胆碎”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形象地描绘出秋雨的震撼力。
第三句“天明起坐壁为邻,檐外垂垂秋雨脚”进一步描绘了秋雨的景象。等到天明时,诗人起身坐在窗边,欣赏着秋雨滴落在屋檐上的情景。这里的“秋雨脚”指的是秋雨落下的样子,如同秋天的雨滴落在屋檐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四句“雨脚强,鬓毛弱,若为一滴白几茎,纵使赤松犹老却”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叹。雨水虽然只有一点点,但却足以让白发几根变白;即使是赤松这样的长寿之树,也会被岁月所磨砺而变老。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即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