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最直钱。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眠。
牡丹影里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却是能知春信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这首诗共有八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诗句,下面我将对每一部分进行逐句解释:

第一句:“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最直钱。”

  • “穿鱼新聘”:指的是新买的鱼,可能是指一种鱼类,因为“穿鱼”通常指的是一种用线穿过鱼鳃的捕鱼方法。
  • “一衔蝉”:指的是一只衔着蝉的小动物或昆虫,可能是某种捕食性小动物。
  • “人说狸花最直钱”:这是一句谚语或俗语,意思是“猫(狸)身上的花纹像钱币一样直,因此值钱”。这里的“狸花”是指猫身上黑白相间的花纹。

第二句:“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眠。”

  • “旧日畜来”:指的是之前养的猫。
  • “多不捕”:表示之前养的猫没有捉过什么猎物,或者说以前没有捕捉过什么。
  • “于今得此始安眠”:这里的“此”指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新聘一衔蝉”,也就是说这只新捕来的猫开始捕食了,这让主人感到安心和满足。

第三句:“牡丹影里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 “牡丹影里”: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花卉之一,这里可能是指牡丹的影子或牡丹的颜色、图案等。
  • “嬉成画”:玩耍嬉戏到好像一幅画作一般。
  • “薄荷香中”:薄荷是常见的植物香料,常用于烹饪或作为香水的成分。在这里可能是指薄荷的味道或香气。
  • “醉欲颠”:形容非常沉醉,以至于快要失去控制。

第四句:“却是能知春信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 “却是”:转折的语气词,表示转折或对比。
  • “能知春信息”:能够感知春天的到来,可能是通过视觉、嗅觉或其他感官。
  • “有声堪恨复堪怜”:这里的“有声”可能是指春天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而“堪恨复堪怜”则表达了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对其他季节结束的不舍之间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伤,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