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初说包贡,礼有献民虏。
末流尚忍闻,作俑叫千古。

注释:读书三首 其二

书初说包贡,礼有献民虏。

末流尚忍闻,作俑叫千古。

译文:起初书籍中就记载着包贡的事情,礼制中有贡献给异族俘虏的条款,但后来却发展到连末流的君王都忍受不了,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

赏析:诗人用“读书三首”为题,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人开篇就点明了主题,指出书籍中就有关于包贡的内容,这是为了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篡改历史的事实。接着,又提到“献民虏”的条款,这是指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将人民作为战利品献给敌人。最后,诗人用“末流尚忍闻,作俑叫千古”来表达了他对这种行为的极度愤慨,认为这些统治者已经堕落到无法容忍的地步,以至于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