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王母觅来栽,等得花开结子来。
我种数株能几久,有花如锦子如杯。

这是一首咏物诗。桃树从何处来,是王母娘娘亲手种植的。等到花开结了果,才能得到桃子。诗人种了数株桃树,能有几时?但桃花如锦,桃实如杯。

桃树从何处来?是“王母”所栽。王母是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掌管着天上的众神和地上的一切生灵。在古代,人们常常把美好的事物归结为神灵的恩赐。这首诗就是以这样的思路来构思的。诗人首先问:是谁从王母那里拿来桃树的呢?这既表明了桃花的珍贵难得,也暗示出桃树的来历非同一般。

等到花开结了果,才能得到桃子。“谁从王母觅来栽”,“我种数株能几久”,“有花如锦子如杯”,都是写桃树生长的过程,也是在写自己求知求学、渴望成才的心路历程。“谁从王母觅来栽”,说明要学有所成,必须刻苦钻研,像王母娘娘那样,从天上来。接着写到,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才能得到桃子(或称“子”),这里既是对前面所说桃树生长过程的进一步具体化,又是比喻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我种数株能几久”,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费尽心思去培养它,但它却只能长一两年,不能长久地陪伴自己。这既是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概括,又含有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最后一句“有花如锦子如杯”,是说桃花开得十分鲜艳美丽,就像用锦绣缀成的花朵;桃实长得又大又圆,就像一个个盛满酒的杯子。这两句既是对前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又是进一步强调了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桃”字,本是名词。但本诗中的“桃”字还具有动词性质,用来表示一种动作。例如,“谁从王母觅来栽”,这里的“觅来栽”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从王母那儿把桃花移植到这里来了;二是经过移植后,现在要把它栽到什么地方去呢?“等得花开结子来”,这里的“等来结”也包含两层意思:“等”即等待;“等来结”就是说经过等待以后,等到了花开结了果了。“我种数株能几久?”这句中的“种”字也有动词意味,表示栽培、培植的意思。“等得花开结子来”,这句中的“等”字也有动词意味,意思是说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现在要等到花开结了果了。

本诗中“桃”字的使用很值得注意。在这首诗中,“桃”字一共出现了三次,其中一次作为名词出现,其余两次都带有动词意义。这种用法是很不常见的。由于本诗采用了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诗歌的意境变得非常深远和含蓄。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句句押韵。第一句七言,第二句五言,第三句六言,第四句五言。这种押韵形式,使得整首诗听起来更加和谐优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人生的理解。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寓意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