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礴昆崙三万里,不知何地可薶忧。
诗词名句“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薶忧。”出自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书忧》。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进行详细解析:
- 诗句原文与翻译:
-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 译文:世人应该奇怪我有什么要求,白发早已从头上长出,而我却始终未曾变白。
- 注释:时人(当时的人),怪我何求,白尽(白白的)从来(一向),未白头(头发没有变白)
- “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薶忧。”
- 译文:那壮丽的景象如同昆仑山脉延伸三万里,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寄托我的忧虑。
- 注释:磅礴(壮观的样子),昆仑(昆仑山),三万里(形容非常广阔),不知何地可薶忧(何处能够抒发内心的忧愁)。
- 诗句赏析:
- 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慨。他的诗句不仅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陆游对于自己白发未白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接受。
- “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薶忧。”这里的“磅礴”和“不知”都体现了陆游在面对广阔世界时的迷茫和困惑,但他依然坚持寻找心灵的归宿。
- 创作背景:
-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创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 这首诗可能是陆游在特定的时刻或情境下所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国家和社会的看法。
- 艺术特色:
- 陆游的诗歌以其雄浑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这首诗中,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
- 诗中的“磅礴昆仑三万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的一种隐喻。陆游用这种宏大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陆游还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诗中的许多意象和修辞都为整首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 思想内涵:
- 陆游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中,陆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反映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 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表达对自然的感慨来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
- 陆游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观点在很多诗作中都有体现。这首诗中的“磅礴昆仑三万里”和“不知何地可薶忧”都反映了陆游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 文化影响:
- 陆游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诗人。这首诗不仅是陆游个人创作的佳作,也代表了宋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
- 陆游的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 陆游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深远的影响,也在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他的思想观点和文学成就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研究和传颂。
《书忧》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陆游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国家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陆游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是陆游个人创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