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学以为己。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仕以行义,止以远耻。
世衰道微,岂复知此。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
万马并驰,孰能独立。
始虽弗急,后亦汲汲。
我思崔公,涕泗横集。

崔伯易画像赞

古之君子,学以为己。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仕以行义,止以远耻。

世衰道微,岂复知此。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

万马并驰,孰能独立。

始虽弗急,后亦汲汲。

我思崔公,涕泗横集。

注释:

  1. 古之君子:指古代的有修养、有道德品质的人。
  2. 学以为己:学习是为了自己,即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提高自己。
  3.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根据情况选择行动或休息。
  4. 仕以行义,止以远耻:在仕途上要行正道,保持自己的尊严。
  5. 世衰道微,岂复知此:当社会风气衰败时,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些道德准则。
  6.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开始学习,渴望得到名利。
  7. 万马并驰,孰能独立:形容人们在名利面前纷纷追逐,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
  8. 始虽弗急,后亦汲汲:开始时并不着急,但后来也变得急切起来。
  9. 涕泗横集:流下了眼泪和泪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崔伯易的画像诗。崔伯易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品格,被后人传颂。这首诗通过赞美崔伯易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君子精神的怀念和敬仰。

诗的前两句“古之君子,学以为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即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这是对古代君子的基本要求和追求。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处世的原则,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行动还是停止。这是一种明智且实用的处世方式。

“仕以行义,止以远耻。”描绘了君子在官场上的行事准则和人生态度。在仕途中要行正道,保持自己的尊严,而在退休后要远离耻辱。这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世衰道微,岂复知此。”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衰败,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些道德准则。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和批评。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描述了人们开始学习,渴望得到名利的心态。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揭示和反思。

“万马并驰,孰能独立。”用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人们在名利面前纷纷追逐,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的状态。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始虽弗急,后亦汲汲。”表达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欲望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更加强烈。

“我思崔公,涕泗横集。”表达了作者对崔伯易的敬仰之情。他思念崔公(崔伯易),感动得流泪满面。这是对崔伯易人格魅力的赞美和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崔伯易形象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古代君子精神和道德追求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贪婪和自私的一面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