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之后建隆前,鱼烂瓜分且百年。
地辟天开崇帝学,河辉斗灿动星躔。
千龄必反人弘道,一念潜通圣即天。
叹息斯文今有幸,昭昭奎运岂徒然。

【注释】

十月二十日客有言儒学事感而有赋大中之后建隆前: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至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鱼烂瓜分且百年:指后唐灭亡的五代十国时期,大约一百年。鱼烂瓜分,比喻国家政权被篡夺。

地辟天开崇帝学:指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开基立万,崇尚儒学,广招四方贤士,为宋朝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辉斗灿动星躔:形容宋太祖赵匡胤开创宋朝时,天下太平,文治武功,如同北斗照耀天空一般。

千龄必反人弘道:意谓历史总是要循环往复,但人应当弘道,即发扬光大道德和学问。

一念潜通圣即天:指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念头,只要与天相通,就能实现理想,得到上天的帮助。

叹息斯文今有幸:感叹如今有这么多人才,真是幸运。斯文,这里指读书人;有幸,意为幸运。

昭昭奎运岂徒然:《诗经·周南》中有“维天维址,于时处处”的句子,意思是天命所归,不会空穴来风。这里的奎运,指的是天命所归的吉祥之运;昭昭,是明亮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北宋初年任太常博士时所作。诗中抒发了对宋朝建国初期文化的兴盛以及当时社会状况的美好感慨。

第一句:“大中之后建隆前,鱼烂瓜分且百年。” 大中之后建隆前:指唐代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至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鱼烂瓜分,比喻国家政权被篡夺。建隆元年(960年)二月,朱全忠废唐哀帝李柷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梁。三月,废梁末帝刘承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改元开运,史称后晋。七月,契丹主耶律德光进兵中原,后晋灭亡。八月,契丹军南下,后汉灭亡。十月,后晋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奉晋高祖石重贵出城投降契丹。十一月,契丹军进入开封,废后汉隐帝刘承祐为负义侯,改年号为天福十二年(公元941年)。十二月,契丹军北去。

第二句:“地辟天开崇帝学,河辉斗灿动星躔。” 地辟天开:天地间一片光明,象征宋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崇帝学:推崇帝王的学问,指宋太祖赵匡胤重视儒学。河辉:指黄河的光辉,比喻国家的繁荣富强。斗灿:北斗星光芒四射。动星躔:使天上的星星都显得辉煌灿烂。这句诗表达了对宋太祖治国安邦、注重儒学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千龄必反人弘道,一念潜通圣即天。” 千龄必反:千代以后一定有复兴的一天。人弘道:人应该弘扬道德,发扬光大。一念潜通圣:一个小小的念头若能与天道相通,就能实现理想,得到上天的帮助。这句诗表达了对宋太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胆略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第四句:“叹息斯文今有幸,昭昭奎运岂徒然。” 叹息斯文今有幸:感叹如今有这么多人才,真是幸运。斯文,这里指读书人;有幸,意为幸运。昭昭奎运:光明磊落的吉祥之运,比喻天命所归。这句诗表达了对宋朝文人墨客才华横溢、才华出众的赞扬和羡慕之情。

整首诗语言平实易懂,情感真挚感人,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宋朝建国初期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