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荒凉出小亭,土墙斑驳带枯藤。
攲斜古殿三尊佛,黯澹寒篝一点镫。
碣石半磨天宝字,禅房空老政和僧。
头陀礼拜迎人说,门外浮屠欠两层。

【注释】

  1. 山寺:指寺庙的所在地,即山路。
  2. 小亭:指寺庙前的一个小亭子。
  3. 土墙斑驳:指墙壁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斑驳不整。
  4. 枯藤:枯萎的藤蔓。
  5. 欹斜:倾斜的样子。
  6. 古殿:指寺庙中的古老殿堂。
  7. 黯澹寒篝:黯淡的火光。
  8. 碣石:指碑石。
  9. 天宝字:唐代皇帝年号(742-756),这里指唐玄宗的铭文。
  10. 禅房:指寺庙中用来修行的地方。
  11. 头陀:梵语“Tathāgarbha”的音译,指佛教徒修行时的一种生活状态。
  12. 迎人说:接待前来的人。
  13. 浮屠:梵语“Skanda”,指佛教的塔,也指佛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荒凉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古寺荒凉的景象、寺庙内的一尊佛像和一座塔来表达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全诗以“古寺”为题,首句写山寺的地理位置,次句写山寺的外观特征,第三句写山寺内的情景,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寺内的一角,第五句写山寺的历史,第六句写山寺内的僧人,第七句写山寺的建筑风格,第八句写山寺内的一尊佛像,第九句写山寺内的一处景点,第十句写山寺的历史,第十一句写山寺内的一位僧人,第十二句写山寺的建筑风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流畅,富有哲理意味。它不仅描绘了寺庙的荒凉景象,还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内在精神。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在诗歌形式上,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使得整篇作品更加凝练、精炼。
    《古寺》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