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移船日又斜,芦根时复见人家。
水乡占得秋多少,岸岸红云是蓼花。
以下是对这首诗《下塘》的逐句解释、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解读
- “日出移船日又斜,芦根时复见人家。”:描述了清晨时分,随着太阳升起,船只开始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到芦根(芦苇根部)再次出现,似乎在展示它们的生机。
- “水乡占得秋多少,岸岸红云是蓼花。”: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到来的感受。通过观察岸边的蓼花盛开的景象,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丰收和美丽。
译文
《下塘》
随着晨光初起,我启航,
夕阳西下,又见芦荡。
水乡收获的秋天,有多少?
岸边处处是蓼花红。关键词注释
高翥:宋代诗人,字九万,号菊磵,浙江余姚人。他游历江湖,一生布衣,有“江湖游士”之称。其诗作以描写江南水乡风情著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日出与日落: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这里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芦根:指的是芦苇的根部,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生命力和自然的美丽。
蓼花:即蓼草的花,常见于水边或湿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收获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节奏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季节变化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水乡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水乡占得秋多少”一句,也隐含了诗人对丰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体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