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馀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诗句释义
1 端溪石砚天下奇:端砚产于中国广东省,因其独特的石质而得名。端砚的制作技艺非常精湛。
- 紫光夜半吐虹霓: 形容端砚石在夜晚发出的紫色光芒犹如彩虹般的绚丽。
- 不同凡石追时好: 指端砚石与其他石头不同,其品质独特,追求的是时间沉淀出的上品。
- 要与日月争光辉: 比喻端砚的珍贵,它希望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成为最耀眼的存在。
- 韬藏久矣不敢用: 形容端砚长时间被珍藏,未曾使用。
- 惟恐翰墨污染之: 担心珍贵的端砚被墨水玷污。
- 樊子文章有馀地: 指樊茂实(作者)的文章或学问有余。
- 汪汪万顷谁敢窥: 形容端砚的广阔无垠,如同汪洋大海般深不可测。
- 赠君此砚勿轻弃: 鼓励对方珍惜并使用这个珍贵的砚台。
- 经史妙处其发挥: 意指通过端砚书写,可以更好地展现经史的精华。
- 飞流溅沫满天下: 描述端砚水流出如飞溅的珍珠,遍布天下。
- 要使咳唾皆珠玑: 比喻端砚的墨香四溢,仿佛每一句话语都带着珍珠般的光芒。
译文
端溪石砚天下无双,深夜紫光如虹霓。
非凡的石头追求时代的佳品,渴望和日月争辉。
珍藏已久却未用此砚,唯恐墨水玷污了它。
樊茂实文采斐然,砚池宽广无边际,谁胆敢窥探?
送你这砚台莫轻抛,经史学问在其中绽放。
端砚水波飞溅润万物,让每句话都闪耀着珍珠的光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端砚的诗作,表达了对端砚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价值的高度评价。首句直接点明端砚的特色与珍稀,接着以“紫光”描绘出端砚的美丽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它的璀璨光芒。第二句强调了端砚的独特性和追求卓越的态度,与日月争辉,展现了其不凡的品质。第三句则是对端砚的珍视,表示其长期被隐藏,未曾被使用,彰显了其尊贵地位。第四句是对樊茂实才华的赞扬,以及端砚与其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五句表达了对樊茂实文章的赞美,同时也暗指端砚的价值不菲。第六句进一步强调了端砚的珍贵,担心被墨水玷污。第七句则赞美了樊茂实的文学成就,同时暗示端砚的广阔无垠,无法被轻易窥探。第八句是对赠送者的提醒,鼓励珍惜并使用端砚。第九句则总结了端砚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展示经典文化的载体。第十句和第十一两句延续了这一主题,进一步赞美端砚的卓越之处。第十二句则将端砚比作珍珠,形象地表达了端砚的美及其带来的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端砚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