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藏精璞,明珠媚深渊。
天清气或朗,光景露涓涓。
或者辄按剑,奇才叹难全。
之子英杰人,声名何轩轩。
妙龄魁四海,终始皆称贤。
过眼不再读,悟心非口传。
文真翻手成,识超馀子先。
森森列五岳,浩浩朝百川。
谓年未三十,当握造化权。
陶甄到唐虞,修洁偕渊骞。
谁云一戢翅,沈滞十二年。
众论今未谐,子心方藐然。
磨砻尽箭镞,刮洗成混圆。
上造羲轩外,下极宣政前。
讨论分本末,钩赜穷由缘。
遥遥数千载,恍然落眼边。
斯文天其兴,子能常踬颠。
试看桃李花,三春何暄妍。
未及瞬息间,飘零堕风烟。
青青乔松枝,霜雪弥贞坚。
子如识此理,聊卧白云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怀远人》。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 美玉藏精璞,明珠媚深渊。
注解: 这里的“美玉”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精璞”指的是未经雕琢的原石,比喻人的本性。“明珠”则代表着珍贵的才能和智慧。而“媚深渊”则是指这些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被深藏在人的内心。
第二联: 天清气或朗,光景露涓涓。
注解: “天清”意味着天空清澈,空气清新,象征着环境的良好和社会的公正。“气或朗”表示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光景露涓涓”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如同细水长流一样温柔。
第三联: 或者辄按剑,奇才叹难全。
注解: “或者”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或情况。“按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准备行动或者有所挑战。“奇才”指的是非凡的才能。“叹难全”表达了对这种才能无法完全发挥的遗憾和无奈。
第四联: 之子英杰人,声名何轩轩。
注解: “之子”指这个人,“英杰人”表示他具有卓越的才华和品德。“声名何轩轩”描述了他的名声如何响亮,如同车盖般高。
第五联: 妙龄魁四海,终始皆称贤。
注解: “妙龄”指的是年轻的时光,“魁四海”意味着他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影响力。“终始皆称贤”表示无论在开始还是结束时,他都被认为是一位贤人。
第六联: 过眼不再读,悟心非口传。
注解: “过眼”指的是一瞥之间,“不再读”表示不再重复阅读。“悟心非口传”强调了真正的理解和领悟是不能仅仅通过言语来传授的。
第七联: 文真翻手成,识超馀子先。
注解: “文真”指的是文学艺术的本质,“翻手成”表示变化迅速。“识超馀子先”表示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超越了其他人。
第八联: 森森列五岳,浩浩朝百川。
注解: “森森”形容山势连绵不断。“列五岳”表示山峰众多,如同五座大山一样排列整齐。“浩浩”指的是水流广阔无垠。“朝百川”表示河水流向四面八方。
第九联: 谓年未三十,当握造化权。
注解: “谓年未三十”表示他还年轻,“当握造化权”表示他有能力掌控整个世界的命运。
第十联: 陶甄到唐虞,修洁偕渊骞。
注解: “陶甄”在这里可能是指选拔人才的过程,“唐虞”指的是古代的两个贤明时代,“修洁偕渊骞”表示他的品质与才能都非常高远且卓绝。
第十一联: 谁云一戢翅,沈滞十二年。
注解: “谁云一戢翅”表示有人曾经认为他只是暂时休息或者隐藏自己的才能,“沈滞十二年”表示他已经停滞了很长时间。
第十二联: 众论今未谐,子心方藐然。
注解: “众论今未谐”表示现在的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或者不理解,“子心方藐然”表示他仍然保持着一种淡然的态度。
第十三联: 磨砻尽箭镞,刮洗成混圆。
注解: “磨砻”指的是磨砺打磨,“箭镞”指的是箭头,“刮洗成混圆”表示经过精心打磨后,箭头变得光滑平整,就像一个完整的圆一般。
第十四联: 上造羲轩外,下极宣政前。
注解: “上造羲轩外”表示他已经超越了圣人的境界,“下极宣政前”表示他的影响力达到了政治清明的时代。
第十五联: 讨论分本末,钩赜穷由缘。
注解: “讨论分本末”表示他对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钩赜穷由缘”表示他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第十六联: 遥遥数千载,恍然落眼边。
注解: “遥遥数千载”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恍然落眼边”表示这些知识和智慧仍然清晰地存在于眼前。
第十七联: 斯文天其兴,子能常踬颠。
注解: “斯文”指的是文化和知识,“天其兴”表示这些文化和知识将会兴盛起来,“子能常踬颠”表示你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结语: 诗中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贺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