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自相乐,忽焉成别离。
君居天之南,我堕海之涯。
四海岂不大,非君谁我知。
狡兔营三窟,鹪鹩安一枝。
勿云千里远,相见无迟缓。
精诚傥可通,指日日犹反。
毋为浪相思,我老尚能饭。
平居自相乐,忽焉成别离。
君居天之南,我堕海之涯。
四海岂不大,非君谁我知。
狡兔营三窟,鹪鹩安一枝。
勿云千里远,相见无迟缓。
精诚傥可通,指日日犹反。
毋为浪相思,我老尚能饭。
注释:
- 平居自相乐:平时过着快乐的生活。
- 忽焉成别离:突然之间成为了离别。
- 君居天之南:你的家在南方。
- 我堕海之涯:我住在海边。
- 四海岂不大:四海之大,难道不是吗?
- 非君谁我知:不是你还有谁知道我?
- 狡兔营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口。
- 鹪鹩安一枝:鹪鹩(jiāo liǎo)是一种小鸟,只有一根树枝可以栖息。
- 勿云千里远:不要说距离有千里那么远。
- 相见无迟缓:见面不要拖拖拉拉。
- 精诚傥可通:如果诚意足够,或许能够相通。
- 指日日犹反:就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样,希望很快就能回来。
- 毋为浪相思:不要浪费自己的情感去想念。
- 我老尚能饭:就算老了,我还能吃得上饭。
赏析:
这首诗以拟古诗的形式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分离的无奈之情。首句“平居自相乐,忽焉成别离”直接点出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即平常的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而一旦面临分别就变得如此痛苦。接着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如“君居天之南,我堕海之涯”,将双方的位置描绘得十分遥远,增加了别离的痛苦感。
在接下来几行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进行比喻,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分离的感受,如“狡兔营三窟,鹪鹩安一枝”。狡兔和鹪鹩都是各自为了生存而在不同的地方寻找安全之地的动物,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和朋友都在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分开,虽然身处异地,但依然保持各自的安宁。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勿云千里远,相见无迟缓”、“精诚傥可通,指日日犹反”。诗人希望即使相隔千里,只要双方真心诚意,就能迅速重逢。这种乐观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也再次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毋为浪相思,我老尚能饭。”诗人告诫不要因为一时的分离就轻易放弃对友情的坚守,即使岁月流逝,我也仍会珍惜这份情谊,继续努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