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旱功何远,淋漓昼复昏。
风雷潜助势,草木岂知恩。
积霭消残影,枯源涨旧痕。
朗吟浑得意,重起凭前轩。

这首诗是一首咏雨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喜雨”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出诗人对雨水的喜爱。雨水滋润着大地,给干旱的土地带来生机与活力,使万物得以生长。因此,诗人感到非常高兴,认为雨水的降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第二句“救旱功何远”,诗人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重要性。在干旱季节,雨水能够缓解缺水问题,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从而挽救干涸的土地和农作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抗旱保收的敬意。

第三句“淋漓昼复昏”,诗人用“淋漓”形容雨势之大,使得白天也显得昏暗。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湿润效果。雨水能够渗透土壤,滋润植物,使空气变得清新宜人。同时,雨水还能冲刷掉空气中的尘埃,让天空更加明亮。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四句“风雷潜助势”,诗人将风和雷视为降雨的自然力量。风雨交加时,它们会共同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降雨力量。诗人认为这些自然力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它们的存在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草木岂知恩”,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慨。虽然草木看似无知无觉,但实际上它们已经受到了雨水的恩惠。雨水为草木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水分,使它们茁壮成长。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第六句“积霭消残影,枯源涨旧痕”,诗人继续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变化。积云消散后,留下了天空中的美丽景色;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积水上涨了旧时的裂痕。这句诗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美好变化。

最后一句“朗吟浑得意,重起凭前轩”,诗人以朗声吟诵为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感到非常满足和高兴,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他站起身来,站在自己的前院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以咏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