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石便溟蒙,经旬失远空。
深疑竹箭浪,兼起蓼花风。
净长苔痕绿,寒催木叶红。
苍苍不可问,惆怅汉陵东。
诗句释义
1 触石便溟蒙:“触石”可能意味着石头被湿润或水汽接触。“溟蒙”通常描述模糊、不清晰的景象或感觉。整句表达了一种由于潮湿导致的视觉上的模糊不清。
- 经旬失远空:这句描述了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使得天空中的景象变得模糊和遥远。”经旬”指的是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失远空”则暗示了一种空旷或遥远的感觉,可能是由于视线受阻或视野变窄。
- 深疑竹箭浪:“竹箭浪”可能指竹子的叶子像海浪一样起伏,给人一种波浪翻滚的感觉。这里通过对比竹叶和浪花来增强视觉效果。
- 兼起蓼花风:这句将风吹过蓼花(一种草本植物)的景象与前一句的浪花相比较,增加了画面感。
- 净长苔痕绿:“净”字可能表示苔藓的绿色非常鲜明,“长苔痕绿”描绘了苔藓覆盖的地面呈现出鲜明的绿色。
- 寒催木叶红:这句描述了随着天气变冷,木叶由绿变红的过程。这里的“寒催”传达了寒冷天气对植物颜色变化的影响。
- 苍苍不可问:这句话可能意味着树木的高大和茂盛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 惆怅汉陵东:最后一句可能是借用历史故事中的汉陵(汉代皇帝的陵墓)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译文
触到石头便有雾气弥漫,已过了十几天天空还是如此迷茫。
深深地怀疑那竹叶就像海浪一样翻腾,同时吹起了蓼花的阵阵微风。
青苔的痕迹在地面上显得格外醒目,冷风使树叶变成了红色。
树木高大茂密得让人无法用言语形容,心中充满了惆怅,仿佛回到了汉代帝王的长眠之地。
赏析
此诗通过对秋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细腻而丰富的自然景象。首句“触石便溟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雨带来的视觉模糊效果,让人感受到雨幕下的一片朦胧世界。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天空和自然景观,通过“经旬失远空”和“深疑竹箭浪”两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化,还通过竹叶与浪花的比喻,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接着,“净长苔痕绿”和“寒催木叶红”两句分别描绘了苔藓和木叶的颜色变化,展示了自然界中色彩的多样性和季节更迭的美。
最后四句,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苍苍不可问”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而“惆怅汉陵东”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去历史的怀念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