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池天气不胜情,携手聊同陌上行。
洛禊嬉游修故事,楚歌欢笑集村氓。
慕潘珍果盈车掷,挑卓幽琴满座倾。
为报兰亭王逸少,且无今日管弦声。
【注释】
1.教池:在今安徽泾县。
2.洛禊:指汉代风俗,每年三月上巳日于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活动。
3.楚歌:楚地的歌舞歌曲(《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楚国有歌妓“莫邪”,善为歌声)。
4.珍果:珍贵的水果。
5.挑卓:古代一种琴名。
6.王逸少: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号澹台之,人称“兰亭帖”。
【赏析】
和刘尉赤岸上巳 其一
这首诗是和友人游春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出游的情景。
首联两句,写出游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教池天气不胜情,携手聊同陌上行。教池,即今天的安徽省泾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这里气候湿润,风光旖旎,是游春的好去处。
颔联两句,写出游活动:洛禊嬉游修故事,楚歌欢笑集村氓。洛禊,即汉代习俗中的上巳节,人们在水边洗濯污垢,以祛不祥。
中间两联,写出游情景:慕潘珍果盈车掷,挑卓幽琴满座倾。诗人看到车上满满的都是珍贵的水果,而旁边的朋友则正在弹奏悠扬的琴声。
颈联两句,写出游目的:为报兰亭王逸少,且无今日管弦声。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东晋王羲之曾书《兰亭序》,后人遂建兰亭。
尾联两句,表达作者对友情的赞美:为报兰亭王逸少,且无今日管弦声。
此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共同出游的欢乐心情以及对古人高雅情趣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