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兰时节近清明,朝野欢娱值太平。
坦率从来如庾亮,穷愁素不学虞卿。
三年阳渚成何事,一觉邯郸悟此生。
把酒花前须醉倒,肯教风雨落繁英。
和刘尉赤岸上巳 其二
采兰时节近清明,朝野欢娱值太平。
坦率从来如庾亮,穷愁素不学虞卿。
三年阳渚成何事,一觉邯郸悟此生。
把酒花前须醉倒,肯教风雨落繁英。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采兰时节近清明:这句诗意味着春天的采兰时节,正值清明这一清新宜人的节气。清明,通常关联于春日的温暖和生机,象征着新生与复苏的季节,人们借此机会赏花、踏青、祭祖等,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 朝野欢娱值太平:这里的“朝野欢娱”描述了整个国家上下洋溢着的快乐与祥和气氛,而“值太平”则强调了这种欢乐是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太平时期通常指的是国泰民安、社会繁荣的景象,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
- 坦率从来如庾亮:这句话通过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坦率性格的评价。庾亮,字世瑜,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高官,以其清廉正直著称,被后人誉为“江左三贤”之一。这里提到诗人的坦率与庾亮相似,意味着他也是一个坚持原则、直言不讳的人。
- 穷愁素不学虞卿:虞卿,又称荀卿,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博学多才闻名。然而,在此处,诗人用“穷愁”来表达自己并不羡慕或追求虞卿那种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而是更重视个人的才华和学识的运用。
- 三年阳渚成何事:这里的“阳渚”可能是指某一地区的地名或者特定的自然景观,如河滩、湖边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感慨或失望的情绪,认为在这段时间内,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或成就。
- 一觉邯郸悟此生:邯郸,古代一个著名的城市,以其繁华和喧嚣著称。这句话中的“一觉”可能是指在某个梦境或幻觉中醒来,意味着诗人经历了某种深刻的思考或觉悟。这里的“悟此生”表明他通过这次经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 把酒花前须醉倒:这里的“花前”可能指的是花丛或花园之中,诗人在饮酒赏花之际,感到心情愉悦到了极点。“醉倒”则是他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以至于完全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 肯教风雨落繁英:这里的“繁英”指的就是花朵,诗人用“肯教”表达了一种坚决的态度,即使天气变幻莫测,风风雨雨,也阻挡不住他欣赏花朵的决心。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他的乐观和豁达,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采兰时节近清明”、“朝野欢娱值太平”,描绘了一个国家安定、人民和谐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时代深深的自豪与喜悦。同时,“坦率从来如庾亮”、“穷愁素不学虞卿”,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他既保持了自己的坦诚和直率,也不盲目地模仿他人,而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三年阳渚成何事”,“一觉邯郸悟此生”,以及“把酒花前须醉倒”,这些句子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变化,还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和领悟。诗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后,终于在某个瞬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种转变是诗歌中最动人的部分。
“肯教风雨落繁英”,这句话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尽管外界环境变幻莫测,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不被外界所动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