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跳莲叶青钱小,雪压花枝玉燕参。
细草使轓瞻鹿扰,微风池果落莺含。
满瓯春茗浮仙露,一点尖峰滴翠岚。
却逐归舟更多景,晚来雌霓挂寒潭。
初夏同孝叔游普光寺
鱼跳莲叶青钱小,雪压花枝玉燕参。
细草使轓瞻鹿扰,微风池果落莺含。
满瓯春茗浮仙露,一点尖峰滴翠岚。
却逐归舟更多景,晚来雌霓挂寒潭。
注释:
- 鱼跳莲叶青钱小:鱼儿在荷叶上跳跃,好像青钱一样大小。
- 雪压花枝玉燕参:雪花压在花枝上,如同玉燕栖息在上面。
- 细草使轓瞻鹿扰:细小的草丛使得车马受到干扰,仿佛鹿在观望。
- 微风池果落莺含:微风吹拂着池边的果实,落下时仿佛鸟儿含着它们。
- 满瓯春茗浮仙露:一壶新鲜的茶水,漂浮着如仙露般的香气。
- 一点尖峰滴翠岚:山尖上的一点绿意,就像翠绿色的雾气落在山上。
- 却逐归舟更多景:随着船儿离去,留下更多的美景。
- 晚来雌霓挂寒潭:傍晚时分,彩虹(雌霓)挂在寒冷的湖面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游历体验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初夏时节普光寺周围的自然景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句“鱼跳莲叶青钱小,雪压花枝玉燕参”通过比喻手法,将鱼儿在莲叶上跳跃的景象比作青钱,将雪花落在花枝上的景象比作玉燕,形象而生动;第二句“细草使轓瞻鹿扰”则写出了细草随风摇曳的景象,使得车马受到困扰。接下来两句“微风池果落莺含”和“满瓯春茗浮仙露”,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微风、池边果实和新鲜茶叶的美好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清新宜人的环境中。
诗中的“一点尖峰滴翠岚”一句,运用了拟人和视觉意象的结合,将山尖上的绿色植被想象成有生命的存在,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感和动态美。最后两句“却逐归舟更多景,晚来雌霓挂寒潭”以返程的船只和夕阳下的彩虹(雌霓)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游历经历,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旅途的宁静和美丽。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画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