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
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
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
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注释】
夷陵:地名,在今湖北。吴蜀相持地,指两军对峙的地方。
焚夷陵:《三国志·吴书》载,孙权派陆逊率兵攻刘备,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大败。
遗堵:指刘备的军营遗址。
连天:形容山高云低,与天空相接。
渚宫涂:指渚宫的遗址。
襄阳路:指通往襄阳的道路。
豺虎:指山林中的野兽。这里代指南方的蛮族。
乡井:家乡的井。
怆怆悲坟墓:因思念故乡而悲伤。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写景抒情。
苍苍归鸟去:指傍晚时分,鸟儿飞回南方。
【赏析】
《夷陵》,一作《登夷陵怀古》。这是一首凭吊古人遗迹、感伤兴亡身世的七言古诗。诗的首联点明题旨,颔联以下六句写昔年之事,颈联以下四句写今日之景,尾联抒发故国之思。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清远,情调低沉哀婉。
开头四句“夷陵”,即夷陵城,位于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边界要塞。诗篇开头两句说,当年吴蜀两军在夷陵城一带激战,现在只留下一座空营而已。“真险固”三字突出了夷陵城地势的重要,也暗示着三国时期的军事战略。“但遗堵”则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历史的变迁给后人留下的空白。接着,诗人用“山远欲连天”来描绘夷陵城的远景,以“江宽疑浸树”来表现其近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夷陵城周围的自然环境。
诗人的视线从远处转向近处,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表现出一种迷茫和怅惘的情绪。这种情感贯穿了全诗,成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荒无人烟的野村,只有豺虎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不仅表现在眼前的景色上,更体现在诗人的心声中,使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诗人以“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收束全诗,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令人感动不已。结尾四句写景抒情,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这些景象都带有浓厚的伤感色彩。而“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这首诗通过描绘夷陵城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世界。它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