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巑岏狮子山,洞门高掩白云闲。
自惭末裔无仙骨,名利途中鬓已斑。
【注释】
过:经过;巑岏:山高峻的样子;狮子山:即庐山,因山形似狮子而得名;洞门:山中洞口;掩:遮盖;白云闲: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末裔:后代子孙;自惭:惭愧;无仙骨:没有修炼成仙人的资质;名利途中鬓已斑:在名利的路上奔波,头发已经变白。
【赏析】
诗人经过张果老居住的狮子岩山时,见其山势雄伟,风景优美,不禁感慨万分地写下了这首诗。
“谷口巑岏狮子山,洞门高掩白云闲。”首联写山之巍峨,云之闲逸。诗人以“巑岏”描绘出狮子岩的险峻,并以“狮子山”命名,足见其对这座奇山的喜爱。“洞口”,指狮子岩山的山门。诗人用“高”“掩”二字,形象地描写出山门的高峻与山间的幽深。而“白云闲”则又写出了山间云雾缭绕、飘渺如仙境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自惭末裔无仙骨,名利途中鬓已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没有修炼成仙人的遗憾和对名利路上白发苍苍的感慨。“末裔”,指后代子孙;“无仙骨”,意指自己没有修炼成仙人的资质;“名利途中”,意指自己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路上奔波劳碌,耗费了许多时光;“鬓已斑”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的现状。
整首诗通过对狮子岩山景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名利和修行的看法。诗人感叹自己没有修炼成仙人的资质,同时也对那些在名利路上奔波的人表示了同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