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南山巅,烟云耸楼观。
俯瞰了坤倪,仰攀接天汉。
勇往愧未能,长吟湘水畔。
兹来渺遐思,风雪岂中断。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昼叹。
我闻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阴沴驱层霄,杲日丽旭旦。
决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贯。
【注释】
南山:指衡山,在今湖南衡阳市。
楼观:指岳阳楼。
坤倪:大地之貌。
天汉:天河,即银河。
勇往愧未能:勇敢前进却惭愧自己没有做到。
湘水畔:指作者家乡的湘江边。
渺遐思:遥远的思绪。
风雪岂中断:即使有风雪,也不会打断我们的行程。
行行重行行:走一段路又走了很长一段路。
敢起自昼叹:竟然敢于在白天发愁。
精神交:心灵相通。
石裂冰可泮:石头都能裂开,冰块都可以融化。
阴沴:阴气、恶气。
杲日丽旭旦:晴朗的太阳照耀着早晨。
通贯:贯通,通达。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前四句写登山时所见的景色,后六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看法,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态度。全诗以“登南岳”为线索,从眼前之景到内心感受,层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登上南岳时所见的山形水势,用笔极轻。首句说“南山巅”,次句写“楼观”,三句是“俯瞰了坤倪”,四句是“仰攀接天汉”。这四句诗,一气呵成,写出了南岳的雄伟壮丽。
颔联写登上南岳时的所见所感,“勇往愧未能”一句,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长吟湘水畔”,既点出此行的缘由——为了抒发感慨,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世与遭遇。
颈联写诗人在南岳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兹来渺遐思”两句,说明这次远游的目的,“风雪岂中断”两句,则表明自己的信念,即使有风雪,也不会打断自己的行程,更不会因为风雪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尾联写诗人在南岳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最后两句表明,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
这首五言律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八句,但结构严密,前后照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了王士祯七绝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