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劲节争萧散。
无冬夏、钩阑侧畔。
霜风雪色沈沈晚。
残不了、细枝纤干。
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
无嫌青翠开青眼。
相看似、太原家惯。
注释:
虚心劲节争萧散。
无冬夏、钩阑侧畔。
霜风雪色沈沈晚。
残不了、细枝纤干。
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
无嫌青翠开青眼。
相看似、太原家惯。
赏析:
《惜时芳/对竹赋》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此诗以咏物抒怀为题材,借咏竹自喻,表达了作者在宦海中经历挫折后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首联“虚心劲节争萧散”,写竹子的虚心劲节,不随俗浮沉,保持自己的本性。竹子生长得高而直,叶子细长而繁茂,四季常绿,无论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这种特性让人敬佩不已。
颔联“无冬夏、钩阑侧畔。”描绘了竹子生长的环境。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竹子都在栏杆旁边生长,不畏艰难,坚韧不拔。
颈联“霜风雪色沈沈晚”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严冬中的姿态。雪花落在竹子上,使竹子显得更加清雅脱俗。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表现出竹子在寒冷环境中依然坚韧向上的精神风貌。
尾联“残不了、细枝纤干。”描述了竹子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情景。即使受到风雨的侵袭,竹子仍然顽强地生长着,没有倒下的迹象。这两句诗表达了竹子在风雨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这里的“尘沙恨”指的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而“弦歌急慢”则象征着音乐中的高低起伏,暗示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通过对比琴瑟之间的和谐与官场的纷争,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无嫌青翠开青眼。”借用“青翠”形容竹子的颜色,以及“青眼”暗指朋友或知己,表达了作者希望结交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