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插茅檐红槿篱,秋深黄叶已飞飞。
滩头水阔孤舟去,渡口风寒白鹭啼。
【释义】
刚插好的茅草屋檐,红色的槿篱,秋天的黄叶已经纷纷飞落。滩头水势浩大,孤舟远去;渡口寒冷,白鹭鸣叫。
【注释】
①新插:刚刚插上。②茅檐:茅草编的门帘。③红槿篱:用红色的槿花做成的篱笆。④飞飞:指黄叶随风飘落的样子。⑤滩头:河中的浅滩处。⑥寒:冷。⑦白鹭:一种水鸟,叫声像“呱呱”。⑧啼:啼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写景,第二句写人,最后两句是一幅生动的水乡小景图。全诗描写了一幅深秋时节江边小村晚景。
首句“新插茅檐红槿篱”,写诗人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时所见的景色。这里,“新”字写出了时间是在秋季,“茅檐”点出了住处简陋,“红槿篱”则点出了篱笆是用鲜艳的红色花朵做的。一个“新”字,将作者初见此景的喜悦之情表露无疑,为下面的描写奠定了感情基调。
次句“秋深黄叶已飞飞”,写诗人在村中漫步所见的景色。“秋深”说明时间是在秋季,“黄叶”表明树叶已经凋零,“飞飞”表现了树叶飘落的动态。一个“飞”字,写出了落叶纷飞之态和秋天萧瑟的气氛。
三、四句“滩头水阔孤舟去,渡口风寒白鹭啼。”写诗人乘船过滩的情景。“滩头水阔”描绘出水流湍急、浪涛汹涌的景象;“寒风”则表现出渡口天气阴冷的情况。诗人在这凄清的环境中,却能听到白鹭在风中啼叫,这既是一种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也是对眼前景物的赞美。
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但意境深远。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深秋农村晚景图。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抓住了最能代表秋天特征的自然景物——黄叶、秋风和孤舟,并把这几个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
全诗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描绘出农村深秋傍晚时分的典型景象,渲染了凄凉悲切的气氛,给人以清新、明快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情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