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落泊竟何成,人事纷纷几废兴。
今日扁舟淮上去,青山似与客相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当时作者流寓于淮上硖石,在寺内偶遇旧友王奉国。诗人感慨十年间人事变迁,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梦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望淮山:遥望着淮河之西的山峡。
硖石寺:在今河南禹县东北,为佛教寺院。
予幼年过此:我小时候经过此地。
今十载矣: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
落泊:穷困潦倒。
竟何成:终究没有成功。
人事纷纭几废兴:人间的纷争纷繁,几乎使这里废弛不修。
扁舟:小舟。
青山似与客相迎:绿树青山好像在欢迎我一样。
【注释】
《望淮山》是元代散曲名家张可久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句句用对仗,句句用排比,语言优美凝炼,意境清新明快。
“十年落泊竟何成”,诗人回忆自己十年前来此地时的情景,那时正值国家动乱,民不聊生,社会一片混乱。而诗人却因战乱而四处奔波,颠沛流离。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但最终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现实社会的感叹。
“人事纷纷几废兴”,这里的“人事”指的是人世间的纷争与变化。诗人感叹这些纷争和变化几乎使这个地方变得荒废不修。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今日扁舟淮上去,青山似与客相迎”,这是诗人来到淮河边上的景色描绘。当诗人乘坐小船从淮河上游顺流而下时,眼前的青山仿佛在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这一句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