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远人迹,虫响最先秋。
河汉横疑近,星辰烂不收。
露浓枝上月,风驶苑中筹。
下直身田野,相忘世马牛。
市声城郭夜,遥色草茅幽。
寂莫容还往,文章得献酬。
天依阊阖转,斗直未央留。
清洛东输海,夷门北拱州。
寒灯知苦织,浊酒识穷愁。
饱食容高议,苍颜愧薄游。
黑貂寒事早,青史素心遒。
附骥容吾钝,黄金试络头。
秋夜西岗联句
城南远人迹,虫响最先秋。
河汉横疑近,星辰烂不收。
露浓枝上月,风驶苑中筹。
下直身田野,相忘世马牛。
市声城郭夜,遥色草茅幽。
寂莫容还往,文章得献酬。
天依阊阖转,斗直未央留。
清洛东输海,夷门北拱州。
寒灯知苦织,浊酒识穷愁。
饱食容高议,苍颜愧薄游。
黑貂寒事早,青史素心遒。
附骥容吾钝,黄金试络头。
译文:
城南边远处的人迹已经消失,虫子的叫声最先宣告秋天的到来。
银河横跨夜空似乎就在身旁,繁星闪烁却不收取光芒。
露水浓重挂在树枝上的月亮,风儿吹动着苑中的灯笼和旗帜。
晚上结束公务回到田野间,与世隔绝忘记了马牛的疾行。
城市的喧嚣声音在夜晚回荡,遥远的景色映照着草野的幽深。
寂静之时我独自思念过往,文章得以表达我的志向。
天空依靠着阊阖星转动,北斗星指向了未央宫的方向。
清澈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夷门向北拱卫着洛阳。
寒冷的灯光下我知晓纺织的辛苦,浑浊的酒液中我感受到贫穷的忧愁。
饱食后我从容地参与高谈阔论,苍老的脸上带着对薄游的愧疚。
黑色貂皮的衣物适合冷冬时节穿戴,青色的历史书写着我的志向和心绪。
依附在良马旁让自己显得笨拙,尝试用黄金装饰我的帽子作为装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当时他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任司功参军。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秋夜西岗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政治局势的忧虑。全诗以“秋”字贯穿始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城南远人迹,虫响最先秋”描绘了诗人在郊外看到的景象,城南边远处的人迹已经消失,因为秋天的到来,虫子的叫声最先宣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萧瑟,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句子“河汉横疑近,星辰烂不收”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河汉(银河)横跨夜空,星光闪烁却不收取光芒,这两句诗以银河和星光为比喻,描绘了秋天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接下来的几行诗描述了诗人在野外的感受和思考:“露浓枝上月,风驶苑中筹”,露水浓重挂在树枝上的月亮,风儿吹动着苑中的灯笼和旗帜。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美丽,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思考。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慨:“下直身田野,相忘世马牛”。晚上结束公务回到田野间,与世隔绝忘记了马牛的疾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