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来山远,茫茫去路平。
舟车楚北户,城冢汉南京。
小杏沾花摘,春醪对雨倾。
士民留我住,强作少陵行。
顺阳其二
隐隐来山远,茫茫去路平。
舟车楚北户,城冢汉南京。
小杏沾花摘,春醪对雨倾。
士民留我住,强作少陵行。
注释:
隐隐来山远:形容山峦的轮廓在远方隐约可见。
茫茫去路平:形容去路平坦广阔,没有明显的障碍物,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舟车楚北户:指乘坐船只或马车前往楚国北部地区。
城冢汉南京:指城市中的坟墓和汉代的建筑遗迹。
小杏沾花摘:指采摘盛开的小杏花。
春醪对雨倾:指用春酒招待客人,同时欣赏雨景。
士民留我住:指当地百姓挽留作者居住。
强作少陵行:指勉强地模仿杜甫的风格进行创作。
赏析:
《顺阳其二》是宋代张舜民的作品,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隐隐来山远,茫茫去路平”通过描绘山势和道路的开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游览山水时的情景,他们常常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灵感和寄托。
接下来的诗句“舟车楚北户,城冢汉南京”则具体介绍了诗人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这里的“楚北户”指的是楚国北部,而“汉南京”则是指汉朝时期的都城长安。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文化传统的认同。
第三联“小杏沾花摘,春醪对雨倾”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具体活动。这里提到了采摘盛开的小杏花和品尝春天的酒水,这既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也是诗人与当地人交流的方式。这种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当地人民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句“士民留我住,强作少陵行”则展现了诗人受到当地人热情款待,被迫留下的情景。这里的“少陵行”指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诗人虽然不愿强行模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厚爱。这种无奈之中透露出的坚韧和谦逊,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古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