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贺吏部,萧萧湖海姿。
好山应自适,短棹得回迟。
花发庭中槛,香传舍外篱。
相思梅已谢,无处问归期。

诗篇解读: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诗中主要描绘了作者在天台的所见所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以下是对每句的具体分析和赏析:

  1. 落落贺吏部:这里的“落落”形容人的气度不凡、不拘小节,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他所尊敬的人士。“贺吏部”则指代一位名叫“吏部”(可能是指吏部尚书)的人物。整体而言,这句可能是在赞美这位人物的风度和气质。

  2. 萧萧湖海姿:这里的“萧萧”用来形容湖水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湖海”则通常用来比喻广大的水域,这里可能是在形容天台所在的地理位置辽阔、风景优美。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美景的赞叹。

  3. 好山应自适:这里的“好山”指的是美丽的山水,而“应自适”则是说这些景色应该能够让人感到舒适和满足。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天台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美好环境的向往。

  4. 短棹得回迟:这里的“短棹”指的是小船,“得回迟”则表示船只行驶缓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整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画面,可能是在表现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欣赏。

  5. 花发庭中槛:这里的“花发”指的是花朵盛开,“庭中槛”则是指庭院中的栏杆。这句可能是在描述春天时天台的美丽景色,花香四溢,春意盎然。

  6. 香传舍外篱:这里的“香”指的是花香,“传舍外篱”则是指花香飘散到了外面的篱笆旁。这句可能是在描绘春天的气息如何传播到整个天台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7. 相思梅已谢:这里的“相思”可能是指思念之意,而“梅已谢”则是指梅花已经凋谢。这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因为离别而感到的孤独和惆怅。

  8. 无处问归期:这里的“无处”表示没有地方可以询问或寻找答案,“问归期”则是询问回家的时间。整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译文:

  1. 问候你,子忱游历天台
  2. 落落大方的贺吏部,潇洒自如地站在广阔的湖海之间
  3. 美丽的山峦应该能够让人感到自在,我乘坐的小船走得很慢
  4. 花儿盛开在庭院的栏杆边,芬芳弥漫在屋外篱笆旁
  5. 思念的人啊,你已经离开不再回来了,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天台美景的热爱和对于离别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天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传达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