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圣忧劳昔未闻,看花岂复御佳辰。
内人闻道频相语,不见秋千已几春。
宫词,又称宫怨诗或宫廷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通常以宫廷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宫中人物的生活情感来反映社会现实。赵佶的《宫词·其三十二》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上圣忧劳昔未闻:
上圣:这里指历史上的明君。
忧劳:忧虑和劳累。
昔未闻:过去从未听说过。
译文:历史上的明君从未经历过忧虑和劳累。
看花岂复御佳辰:
看花:欣赏花朵。
御佳辰:享受美好的时光。
译文:欣赏花朵时,是否还能享受美好时光?
内人闻道频相语:
内人:宫中的女子。
闻道:听说、听说。
频相语:多次相互交谈。
译文:宫中的女子们听说此事后,多次相互交谈。
不见秋千已几春:
秋千:一种游乐设施。
已几春: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再也无法看到秋千荡起,仿佛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