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际阴霾,灯青谢客斋。
梧桐生静思,络纬动秋怀。
小酌宁辞醉,清言不厌谐。
谁怜何水部,吟苦怨空阶。
【注释】:
-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指作者在秋天的夜晚与朋友在书房里聚会。
- 际阴霾:天色昏暗。
- 灯青谢客斋:指客人已散,只剩下自己一人在灯下。
- 梧桐生静思:窗外的梧桐树在静静地沉思着。
- 络纬动秋怀:蟋蟀鸣叫,触动了内心的秋思。
- 小酌宁辞醉:虽然只是小口小饮,但还是可以让人略感微醉。
- 清言不厌谐:谈论时不需要刻意求得和谐,只要能够互相理解即可。
- 谁怜何水部:是谁在怜惜那个已经感到孤独的水部。
- 吟苦怨空阶:因为吟诗而感到深深的忧愁,只能寄托于空寂的台阶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文人聚会的诗。全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夜色际阴霾”,点明了时间是夜晚,天气阴沉。这种环境为下文的聚会活动提供了背景,也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氛围。
第二句“灯青谢客斋”,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灯光微弱,只有一盏,足以照亮周围的环境。这暗示了主人已不在,只有他一个人在灯下。
第三句“梧桐生静思”,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环境。窗外的梧桐树在静静地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第四句“络纬动秋怀”,则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情感。蟋蟀的鸣叫声触动了诗人的内心,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往事。
第五句“小酌宁辞醉”,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态度。他认为即使只是小口小饮,也能让自己略感微醉,从而更好地享受聚会的乐趣。
第六句“清言不厌谐”,则是对诗人与人交谈的态度。他认为只要能够互相理解,就不必刻意追求言辞的和谐。
最后一句“谁怜何水部”,则是对诗人情感的抒发。他感到孤独和无助,只有通过诗歌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特点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