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风乐好,淳厚似咸平。
人意逢春乐,天心遇社晴。
征僮催远信,舞袖促新声。
今岁梅能耐,咸平诗可盟。

【注释】

(1)咸淳:指南宋末年。

(2)咸平:宋真宗年号(998-1003),这里借喻南宋的繁荣富强。

(3)人意:指人民的愿望。

(4)天心:上天之意,也指民心。

(5)征僮:指远行的使者。

(6)舞袖:跳舞时袖子随风飘动的样子。

(7)梅能耐:梅树在冬天仍能开花。

(8)咸平诗可盟:意为在南宋末年,诗风与咸平(宋朝初年)相似,是诗歌创作的楷模。

【赏析】

《咸淳·咏怀》是南宋灭亡之际,作者感时伤世之作,全词以“咏”字为中心词,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对南宋灭亡的哀叹。

上片“咸淳风乐好,淳厚似咸平。”首句点明题中“咸淳”,即宋末。下句写当时社会风气之淳厚,如咸平年间。“人意逢春乐,天心遇社晴。”二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意思是说:人们欢欣鼓舞,心情舒畅。“天心遇社晴”即天气晴朗,预示大好时光的到来,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下片“征僮催远信,舞袖促新声。”“征僮”是远行的信使,“远信”是书信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消息或消息的传递者,即诗人所期待的消息。“新声”是乐曲,这里用以比喻新的时代、新的希望。“今岁梅能耐,咸平诗可盟。”二句承接上文,意思是说:今年梅花还能傲霜斗雪,就像咸平年间那样,诗风与咸平相似,是诗歌创作的楷模。

这首词以“咏”字为中心词,从不同角度抒写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对南宋灭亡的哀叹之情。全篇意境开阔,笔力雄健,风格悲壮,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