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时便出家,何曾顷刻离烟霞。
晨持数卷日方上,夜梵千声月未斜。
洗钵不经鸥浴水,插瓶嫌采蝶残花。
儒冠误我骎骎老,何日蒲团共结跏。
瑛上人
十二三时便出家,何曾顷刻离烟霞。
晨持数卷日方上,夜梵千声月未斜。
洗钵不经鸥浴水,插瓶嫌采蝶残花。
儒冠误我骎骎老,何日蒲团共结跏。
注释:
- 瑛上人:指和尚。
- 十二三时:指凌晨到中午的一段时间,即清晨和中午时分。
- 何曾:何时,哪里。
- 烟霞:云雾和山岭。
- 晨持:早晨拿着。
- 日方上:太阳正好升起的时候,即早晨。
- 夜梵:夜晚念经的声音。
- 月未斜:月亮还没有落山的时候,即晚上。
- 洗钵:洗掉碗里的饭渣。
- 鸥浴水:让鸥鸟在水中洗浴。
- 插瓶:将花插在瓶子里。
-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
- 骎骎(qīn qīn)老:渐渐变老。
- 蒲团:佛教徒盘腿坐的垫子,用蒲草编织而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瑛上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瑛上人清幽、宁静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首句“十二三时便出家”表达了瑛上人在黎明之前就已出家修行的决心和坚定意志。次句“何曾顷刻离烟霞”,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烟霞的热爱和留恋,即使出家,也难以割舍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之情。
颔联“晨持数卷日方上,夜梵千声月未斜”则具体描绘了瑛上人的日常修行生活。早晨拿起书卷研读,直到阳光初升;夜晚念经之声连绵不绝,直至月亮西沉。这两句诗既展示了他严谨的修行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颈联“洗钵不经鸥浴水,插瓶嫌采蝶残花”则描绘了瑛上人清贫简朴的生活情趣。他不追求奢华享受,而是与鸥鸟为邻,享受自然之美;他的花瓶里插着的是蝴蝶的残花,而非名贵的花木。这两句诗既展示了他淡泊名利、清高自持的品格,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尾联“儒冠误我骎骎老,何日蒲团共结跏”则表达了瑛上人对世俗功名的淡然处之。他认为,世俗的功名利禄并不能真正地让他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反而容易使他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因此,他决心放下这一切,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这一句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