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
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恰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与赵化卿在万山峰中结伴同游,颔联回忆赵化卿的楼台,颈联赞扬赵化卿的家风,尾联赞美赵化卿高洁之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
【答案】
译文:
昔日曾游万山峰下,赵氏楼台掩映着紫翠色。
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恰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赏析:
首联“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二句,追忆往昔,叙写诗人与赵化卿的友情及游踪。诗人与赵化卿同游万山峰,登临其楼台,山环水抱,风景幽雅宜人。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颔联“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点明诗人与赵化卿交往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背景。“六艺”泛指儒家经典;“三代”指夏商周三代,这里借指赵化卿家族世代相传的儒术;“四贤”指汉末至唐初名臣李膺等四人。诗人通过这一层意思表达对赵化卿学识渊博的敬慕之情。
颈联“不堪顾影怜孤雁,恰喜摩天有阿鸿”,用典自喻,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孤雁”出自《诗经·王风》,意指诗人处境孤独,无人理解。“阿鸿”出自《列子·汤问》,传说大禹曾梦见一只神鹤飞向南方,便顺着南来的方向去寻访,终于在箕山上找到了这只神鹤,但这时它已变成了一只仙鹤了。后用以比喻难得的知己。“怜孤雁”是说孤雁的处境,“摩天有阿鸿”则暗指自己怀才不遇。
尾联“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以花喻人,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及对友情长久不变的美好期盼。“生香”取自屈原的《九章·思美人》,“灵椿”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之说,“桂”指月桂,常用于象征高洁。诗人将花木人格化,寓意朋友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依然昂扬如月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