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别三时久,相望万里赊。
携书期过雁,徙倚至昏鸦。
风雨番君国,云烟夔子家。
何时趣归觐,重许拜高牙。

【注释】

  1. 王侍御:指王维。高牙:指节度使的仪仗。
  2. 三时:三年。
  3. 徙倚:徘徊,站立不动。
  4. 番君:唐初岭南一带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夔子:春秋时楚国在四川境内,其封地称为“楚子国”,故称楚国为夔子国。这里泛指南方少数民族政权。
  5. 云烟:比喻云雾。
  6. 归觐:归向朝廷参拜。
  7. 重许:重新允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好友王侍御分别后依依不舍之情。全诗以离别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写与王侍御分别已经有三年了。“相别三时久”中的“相别”二字,既表明了两人的分离已经相当久远,又暗示了两人分别之后所要经历的漫长岁月。而“三时”则具体地指明了这段时间的长短。接着,诗人用“相望万里赊”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相望”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和王侍御分别之后所要经历的漫长岁月,又暗示了他们之间相隔的遥远距离。而“赊”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距离之远,仿佛是遥不可及。
    中间四句主要写自己携书过雁,徘徊至昏鸦的情景。“携书期过雁”中的“携书”二字,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携带书信),又暗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过雁(即乘船过江)。而“过雁”则表明了自己将要乘船过江前往南方。“徙倚”二字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徘徊不定、无所适从的状态。而“至昏鸦”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徘徊的时间之长,直到黄昏时分才离开。这里的“至昏鸦”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到达黄昏时分,而是比喻自己徘徊不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刻,直到天色渐暗才离开。
    最后四句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感慨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朝参拜的愿望。“何时趣归觐”中的“何时”既表明了对友人早日归来时间的期盼,又暗示了他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之情。而“趣”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期盼之迫切。“重许”二字则表示了诗人再次允许自己的行为(过雁)的意思。这里的“重”既表示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悔之情。
    这首诗通过送别王侍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离别作结,表达了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同时,通过对自己携书过雁、徘徊至昏鸦的情景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典故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