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可近,况复与之亲。
薤露不终刻,松风知几春。
颦颦徒满目,切切竟何人。
诵罢莺鸣咏,空馀涕满巾。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叹交    
儿童不可近,况复与之亲。    
薤露不终刻,松风知几春。    
颦颦徒满目,切切竟何人。    
诵罢莺鸣咏,空馀涕满巾。    

注释:

  • 儿童不可近:指与儿童相处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受到伤害。
  • 况复与之亲:更何况还要亲近他们呢?这里表达了对儿童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 薤露不终刻:比喻时间过得太快,薤露(一种植物)的寿命有限,就像刻字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 松风知几春:比喻时间如松树之风一般悄然而至,春天已经到来。
  • 颦颦徒满目:指因为悲伤而看到的都是令人伤心的景象。
  • 切切竟何人:形容心中充满了急切和忧虑,不知道到底该向谁说。
  • 诵罢莺鸣咏:指诵读诗歌时,仿佛听到了黄莺婉转的歌声。
  • 空馀涕满巾:指诵读诗歌时,泪水盈满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儿童深切关怀和担忧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对他们的保护和关爱之心。诗中的“儿童不可近”和“况复与之亲”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警惕和关心,暗示了儿童的脆弱和需要保护的一面。而“叹息”一词则贯穿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遭遇不幸的深深惋惜和悲悯之情。最后一句“空馀涕满巾”更是将诗人对儿童命运的关切之情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伤。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儿童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对儿童的深深关注和担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儿童保护的缺失和忽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