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随物感,惟怒最难平。
我若能忘物,如雷动太清。
注释与赏析:
七情随物感,惟怒最难平。我若能忘物,如雷动太清。
“燕居”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指静坐独处,以养性灵、修身洁。诗中“燕居十六首”指《庄子·逍遥游》中关于庄子的燕居生活的记载,而“其十一”则是指其中第十一篇。《庄子》中说“至人”能“坐忘”。诗人借用了“坐忘”这个成语,表达自己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和追求。
“七情随物感”,这里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感;“物感”则是外界事物触发内心情感的反应。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波动。
“惟怒最难平。”这里的“惟”是连词,表示“只有”;“难平”则是形容情绪难以平息的意思。诗人用“惟怒”二字来概括自己的主要情绪,并指出这种情绪是最难以平息的。这表明诗人在面对外界事物时,常常感到愤怒难以自抑。
“我若能忘物”,这里的“忘物”指的是忘却外界事物对自己的影响,使自己的心灵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和追求。
“如雷动太清”,这里的“如雷”指的是像雷一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动太清”则是形容这种力量能够震动天地,直达心灵深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澎湃和激情,就像雷霆般震撼人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精神状态达到了一个高度,足以影响整个宇宙的秩序。
本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外界事物时,常常感到愤怒难以自抑的情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