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齐泊倚青山,正值春风阻往还。
江作鼓鼙声浩渺,树为城障绿回环。
幽花婀娜偏当眼,啼鸟交加亦解颜。
使者文章工不浅,尽将模写寄柴关。
【注释】
1、酬:答和。提刑:官名,宋代地方行政长官的通称。都官寒食阻风见寄:指在寒食日(清明节前一天)被阻,不能回乡扫墓,而寄诗给友人。
2、“画船”三句:描绘出一幅水乡春景图。青山:青绿色的山,这里泛指青山,即山之青色。阻风:受阻风。
3、江作鼓鼙声浩渺:江水浩大如鼓鼙声。
4、树为城障:树木像壁垒一样环绕四周。绿回环:形容树的颜色翠绿,环绕四周。
5、幽花婀娜偏当眼:形容花姿优美动人。婀娜:柔美的姿态。
6、啼鸟交加亦解颜:鸟儿鸣叫交织在一起,也使人感到欢乐。
7、使者文章工不浅:指诗人的诗才高超,文采出众。使者:诗人自称为使者,指代诗人自己。不浅:不浅陋。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应友人之作。上半首写诗人与友人因寒食节受阻而不能归乡,因而寄诗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下半首则赞颂了友人的文章才华。全诗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充分显示了诗人豪放的个性。
起句“画船齐泊倚青山,正值春风阻往还。”点明题旨,表明寒食节时,诗人与朋友相约同游,然而却因春寒多风而未能成行。这是实景。第二句紧承第一句而来,说:“江作鼓鼙声浩渺,树为城障绿回环。”江水浩渺,仿佛战鼓喧天,树木环绕,如同城垒一般。这是虚景。两句之间,由实转虚,又虚实相生,意境开阔,气象宏大。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寒食节时江南特有的景色,而且暗含着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
接着“幽花婀娜偏当眼,啼鸟交加亦解颜。”这一句中包含的景物有:盛开的花朵、飞舞的小鸟、欢快的鸣叫。这三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这几句诗以景衬人,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又表现了他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使者文章工不浅,尽将模写寄柴关。”“使者”,诗人自称。“工”,即精巧,高明。“模写”,即模仿前人的写法来写自己的作品。“柴关”,诗人的家乡。
这首诗以寒食节受阻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充满生活情趣,充分显示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