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已成痴,爱石又成癖。
徒闻有丝溪,时复梦灵壁。
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
多自五岭来,仍烦百书索。
何侯小峥嵘,湖水深处得。
苍润波涛馀,巉岩鬼神力。
摩挲复湔洗,攘取畏宾客。
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
俄顷交定盟,欢焉慰岑寂。
夺君书几间,坐我洞庭侧。
持还岂人情,藏去有惭色。
苦乏仇池篇,如何满高直。
【注释】
何德器赠太湖石:何德器送给我太湖石。何德器(1057-1132),字文饶,号东湖先生,庐陵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曾官右谏议大夫。有《东湖集》。
爱山已成痴:对山水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爱石又成癖:对石头的喜爱也成了癖好。
徒闻有丝溪:只知道有丝溪这个地方。
时复梦灵壁:时而梦见灵壁山。灵壁山,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的灵壁县。
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太湖就在我的眼前,但未曾见过它的一角绿色。
多自五岭来:这些石头大多是从五岭地区运来的。五岭,指湖南南部和江西北部的山脉。
仍烦百书索:还麻烦你给我写了很多信。
何侯小峥嵘:何侯的太湖石很小而精致。何侯,这里指代送太湖石的人。
湖水深处得:太湖水深的地方才能得到太湖石。
苍润波涛馀:太湖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苍老而滋润。
巉岩鬼神力:太湖石经过大自然的雕琢显得十分险峻。巉岩,形容山峰陡峭,岩石突兀。
摩挲复湔洗:抚摸着、洗刷着太湖石。摩挲,用手触摸、抚摩。
攘取畏宾客:怕惊扰了宾客们,所以不敢轻易触摸。
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偶尔看到太湖石上的幽静之处,就把它带走。
俄顷交定盟,欢焉慰岑寂:一会儿就把这太湖石作为定情之物,以此安慰自己孤独的心情。
夺君书几间,坐我洞庭侧:将你的信拿走了,把我放在了洞庭山边。
持还岂人情,藏去有惭色:拿着它回家,我心里感到不安;把它放回去,我内心感到惭愧。
苦乏仇池篇,如何满高直:可惜没有仇池砚,怎么能够用它写出如此优美的诗句呢?仇池砚是唐代李廷珪所制,后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名砚,杜甫就有“仇池石砚”一诗。
【赏析】
这是一首记谢赠太湖石的诗。全诗共四十二句,分作七组,每组八句,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与何德器相识、受赠、珍视、玩赏、赠送以及最后珍藏太湖石的全过程。诗中既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石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因友人送石而获得知己的喜悦之情。
第一组(起二韵):
开头两句说,我对山水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对石头的喜爱也成了癖好。这两句点明了诗人喜爱山水与石头的原因,为下面具体描述太湖石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两句,描述了诗人因喜爱山水而听说的有丝溪和因为喜爱石头又梦见了灵壁山。这里的“有”、“时复”、“曾未”都表示一种状态,说明诗人因为喜爱山水与石头而产生了一种执着的情感。这种情感使得诗人不断追寻山水与石头,以至于梦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第二组(颔联至尾韵):
接着诗人写到太湖石,他只看见太湖石,却未曾见过它的一角绿色。这说明太湖石的质地非常细腻,颜色非常深沉。然而这还不够,诗人还特意提到,这些石头大多是从五岭地区运来的。这里的“多自”表明太湖石数量很多,“更烦”则表明太湖石的来源并不广泛。同时,还提到了要给太湖石写信的事情,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与太湖石之间的感情。
第三组(首韵):
诗人又回到了太湖石身上,他说到太湖石只是湖水深处的一种,而且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苍老而滋润。这里的“湖水深处”不仅描绘了太湖石生长的环境,也体现了作者对太湖石生长环境的赞赏。接下来的句子则进一步描绘了太湖石的外貌特征,如“苍润”、“巉岩”。这里的“巉岩”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太湖石险峻的特点。
第四组(首尾韵):
诗人又回到与太湖石相关的活动上来,他说到有时还会看到太湖石上的幽静之处,因此会把它带走。这里的“偶然及幽事”表现了诗人与太湖石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最后两句说到将太湖石作为定情之物,以此安慰自己孤独的心情。这里的“欢焉”一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快乐与满足。
第五组(中间四句):
诗人开始描述自己收到太湖石的过程。他说到何侯的太湖石体积小而精致,湖水深处才能得到这样的太湖石。这里的“小而精”表现了太湖石的珍贵与美好。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太湖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苍老而滋润。这里的“经年”一词,表现了太湖石经历的时间之长。最后两句,诗人写到太湖石经过大自然的雕琢显得十分险峻,仿佛是在考验自己的勇气。这里的“峭岩鬼力”表现了太湖石的险峻特点。
第六组(首尾韵):
诗人又开始描写自己与太湖石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说到抚摸着、洗刷着太湖石,甚至有时候还会把这块石头当作礼物带回家。这里的“摩挲复湔洗”表现了诗人与太湖石之间的亲密无间。最后的一句“攘取畏宾客”,则表现了诗人对太湖石的感情超越了一般朋友之间的交往,甚至有些害怕打扰到其他人。这里的“攘取”表现了诗人对太湖石的喜爱之情。
第七组(首尾韵):
诗人再次写到自己珍藏太湖石的经历。他说到虽然得到了太湖石,但最终还是把它放回原处,因为这样做内心会感到不安。这里的“持还”表现出了诗人与太湖石之间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太湖石的感情。最后两句说,可惜没有仇池砚,怎么能够用它写出如此优美的诗句呢?这里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对无法用太湖石写出优美诗句的无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