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合含元气,岩呀吐太阴。
崖根连地入,石笋与天侵。
尧舜成陈迹,英韶寄古音。
黄巢徒堰水,遗臭到于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真阳峡
嶂合含元气,岩呀吐太阴。
- 嶂合含元气:嶂(山峰)合并在一起,仿佛充满了宇宙的元气。嶂,指的是山峰。
- 岩呀吐太阴:岩石好像在吐出太阴之气(指月亮或天空)。岩呀,形容岩石巨大而雄伟。
第二句:崖根连地入
崖根连地入,石笋与天侵。
- 崖根连地入:山崖的根部与地面相连。
- 石笋与天侵:石笋(如钟乳石一类的石形物)伸向天空。
第三句:尧舜成陈迹,英韶寄古音
尧舜成陈迹,英韶寄古音。
- 尧舜成陈迹:传说中,尧和舜是古代圣明君主,他们的事迹成为历史的痕迹。
- 英韶寄古音:英韶,即英明的德行,寄托着古人的声音。
第四句:黄巢徒堰水,遗臭到于今
黄巢徒堰水,遗臭到于今。
- 黄巢徒堰水:黄巢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曾修建堤坝来控制水流,但后来失败,导致水灾。
- 遗臭到于今:他的名声和臭名都延续至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真阳峡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第一、二句描绘了峡谷的宏伟景象,第三、四句则转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引发了对历史的联想,以及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与批判。整体上,诗风雄浑壮阔,充满了历史的沉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