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向南逾秃,江归下转清。
鸟那容久立,鱼不及潜行。
云外雁机动,沙头鹭意萌。
信为吾道计,切忌太分明。
诗句注释及赏析:
- 山向南逾秃,江归下转清。——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向南延伸至尽头,江流在下方转向清澈。
- 注释: “逾”表示越过,“秃”形容山的尽头,“清”指江水流动时的水声或清澈见底。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山的连绵与水的流动来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展现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
- 鸟那容久立,鱼不及潜行。——诗人感叹鸟儿不能在山上长久站立,而鱼类无法潜水而行。
- 注释: “那”表示假设,“潜行”是鱼儿游动的方式。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法则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强调了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无需模仿他人。
- 云外雁机动,沙头鹭意萌。——描述了大雁在高空翱翔,而沙洲上的白鹭开始筑巢育雏的情景。
- 注释: “机”在这里比喻飞翔的动态,“萌”指开始、出现的意思。
- 赏析: 这两句诗捕捉了自然界中的生动场景,展现了不同生命体各自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
- 信为吾道计,切忌太分明。——诗人认为应当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行事,避免过于明确和刻板。
- 注释: “计”指计划、考虑,“分明”意味着清楚、明确。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看法,即顺应自然、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译文:
- 山向南越尽,江水向下行。
- 鸟儿不常停,鱼儿不常藏。
- 高飞的大雁自由行,低处的鹭鸶开始忙。
- 遵循自己的路,别太刻板硬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和适应性的赞美。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与行动时,应该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灵活应对,顺其自然。同时,诗中通过对比动物的不同行为(如鸟儿的飞行和鱼儿的游泳)也展示了多样性和适应性在生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