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非有动人姿,盖代清名天下知。
回雁名今与雄等,岂忘外陋慕中奇。
【注释】
扬雄:西汉著名辞赋家,曾为汉朝的文学事业作出过贡献,后世人称他为“辞赋之祖”。非有动人姿,谓其才华出众,并非仅仅靠外表。盖世清名天下知:意思是他的声名是当代所公认的。盖世:当世;清名:高洁的名声。回雁峰:山名,在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曾作诗《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扬雄虽然没有什么出众的容貌,但才学超群天下闻名。
如今回雁峰的名字与扬雄一样,难道不怀念那粗鄙的外表却慕求内在的奇才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三年(744),当时李白正在长安应试进士。由于他才华出众,被玄宗皇帝赏识,并赐金放还,于是便有了这次远行。李白怀着满腔激情来到湖南,登上了风景秀丽的回雁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功名的追求和向往。
首两句以扬雄自比,表明自己的才华出众。扬雄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被誉为“辞赋之祖”,而李白也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然而,尽管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在这里,李白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回雁峰。据说,回雁峰是雁南飞后,经过这里而停留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山石像一群归来的雁鸟。而扬雄则像一只孤独的雁鸟,独自在回雁峰上飞翔,不受世俗的羁绊。因此,这两句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扬雄与回雁峰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李白的才华出众,以及他与扬雄相似的孤独形象。
第三句则是对扬雄的评价。诗人认为,扬雄虽无出众的容貌,但却以清高的品德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赞誉。在这里,诗人采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扬雄的清雅形象,衬托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扬雄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则是对回雁峰的评价。诗人认为,如今回雁峰的名字已经与扬雄一样,成为了天下人所共知的名胜古迹。在这里,诗人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回雁峰与扬雄相提并论,强调了回雁峰的独特魅力和地位。而诗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觉得回雁峰的美景足以与扬雄的成就相媲美。
最后一句则是对诗人自身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珍惜自己的才华,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放弃追求。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巧妙地描绘了诗人自身的才华出众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和成功的追求以及对朋友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