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劝嬉游须及辰,莫辞巾屦染埃尘。
秪应风雨梅台上,已减前时一半春。
注释:
常劝嬉游须及时,不要等到年华老去。别担心巾履沾满尘垢,这有何妨。
只应该趁着好天气,在梅台之上赏花吟诗,以消减那前时一半的春天。
译文:
常劝嬉游要趁时光,莫待年华逝去空惆怅!
勿惧巾履染尘埃,这何足挂齿?
宜乘风和日丽,梅台之上赏花赋诗,以消磨韶华,让春光不减当年之半。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罢官归乡后闲居在家之时,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不能虚度、应及时行乐的情怀。
开头两句“常劝嬉游须及辰,莫辞巾屦染埃尘”,表达了诗人劝人们要及时行乐的观点。这里所说的“嬉游”是指游玩,而“辰”则指时间。诗人认为,人生苦短,应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不要让年华空自流逝。因此,他劝告人们不要推脱、逃避或害怕,即使他们的衣服鞋袜沾染上尘埃污秽,也无关紧要。这里的“巾屦”指的是衣着、鞋子等日常用品,而“埃尘”则指灰尘、污垢等。诗人强调,即使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或烦恼,也应该勇敢地面对它们,而不是逃避或推脱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两句“秪应风雨梅台上,已减前时一半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不能虚度、应及时行乐的情怀。这里所说的“风雨”指的是自然现象中的风雨,而“梅台”则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诗人认为,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只要能够欣赏到梅花的美丽,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是因为梅花在风雨中依然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姿态。而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正是诗人所倡导和推崇的。因此,他鼓励人们要像梅花一样,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此诗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深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