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镜恍如梦,今余犹昔余。
身经几堕甑,迹寄一蘧庐。
仙客有遐怨,孔兄无近书。
尘缨与蕙帐,两事欲何居。

注释:

看镜:看镜子。

恍如梦:好像做梦一样。

今余犹昔余:现在我还是以前的我吗?

身经几堕甑,迹寄一蘧庐:经历了几次失败的事情,像被丢弃的蒸锅一样,生活没有依靠,只能寄居在一间简陋的房子中。

仙客有遐怨,孔兄无近书:像仙人一样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和怨恨,我的孔哥哥却没有收到什么书信。

尘缨与蕙帐,两事欲何居:我戴着世俗的官帽和儒雅的帽子,这两件东西想要在哪里居住呢?

赏析:

此诗写一位失意落魄之士的苦闷彷徨,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怀才不遇之情。

首联“看镜恍如梦,今余犹昔余”是全诗的关键句,意思是说:照镜子的时候,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过去,但仔细想想,现在自己已经不是过去的你了。这里用镜子比喻人生的变化无常,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颔联“身经几堕甑,迹寄一蘧庐”是进一步描绘失意落魄的生活状态,意思是说:我曾经经历过几次失败的事情,就像被丢弃的蒸锅一样,生活没有依靠,只能寄居在一间简陋的房子中。这里的“甑”指的是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器皿,比喻失败或失落;“蘧庐”则是用来形容简朴的住所。这些描写都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无奈。

颈联“仙客有遐怨,孔兄无近书”则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这里用“仙客”指代那些追求名利、却最终无所成就的人,而“孔兄”则是指自己的孔家哥哥,他的身边并没有收到什么书信。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结尾句“尘缨与蕙帐,两事欲何居”是整首诗的总结,意思是说:我戴着世俗的官帽和儒雅的帽子,这两件东西想要在哪里居住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的矛盾。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描绘失意落魄的生活状态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