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既入今安有,万化无端去莫留。
蟹蚌失波枯斥岸,蛟龙移窟见沙洲。
水穷范蠡扁舟返,海变麻姑两鬓秋。
通塞正应天数在,荷蓑持锸直堪愁。

诗句释义及赏析:

沙塞松江

注释:

  • 沙塞:指沙洲或沙滩。
  • 松江:通常指长江的支流。此处可能指其他河流,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应是指长江的一段,特别是指从入海口到中游的一部分。

译文:
沙洲和长江在松江交汇。

三江既入今安有,万化无端去莫留。

注释:

  • 三江:指长江、汉水、济水。
  • 既入:表示已经汇入。
  • 安有:疑问词,意为“哪里有”。
  • 万化:指万物变化。
  • 莫留:不要留下。

译文:
三江汇合之后,现在哪里还有?万物的变化是自然无端的,不要去挽留。

蟹蚌失波枯斥岸,蛟龙移窟见沙洲。

注释:

  • 蟹蚌:这里指河中的螃蟹和蛤蜊。
  • 失波:失去波涛中的栖息地。
  • 斥岸:被水淹没的河岸。
  • 蛟龙:指水中的龙。
  • 移窟:移动洞穴。
  • 见沙洲:出现沙洲。

译文:
螃蟹和蛤蜊失去了它们在波涛中的栖息地,被水淹的河岸变成了沙洲。

水穷范蠡扁舟返,海变麻姑两鬓秋。

注释:

  • 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商人,以智慧和隐退著称。
  • 扁舟:小船。
  • 水穷:水的尽头,比喻事物的终结。
  •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 两鬓秋:形容人的年龄增长,头发变白。

译文:
水尽处,范蠡乘着小舟返回。海洋的变化使得麻姑的头发变白了。

通塞正应天数在,荷蓑持锸直堪愁。

注释:

  • 塞:阻塞,堵塞。
  • 荷蓑:拿着斗笠。
  • 持锸:拿着铁锹。
  • 愁:忧虑,担忧。

译文:
水流通畅与阻塞都是由天意决定的,手持斗笠和铁锹的人应该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水流和生物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河流与生物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对比水流和生物的变化,诗人传达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中变迁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