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趋文石,危言竦列绅。
直前香案晓,批敕琐闱春。
天要明堂柱,人间匠石斤。
汲公宁妄发,轩冕付平津。

正色趋文石,危言竦列绅。

直前香案晓,批敕琐闱春。

天要明堂柱,人间匠石斤。

汲公宁妄发,轩冕付平津。

注释说明:

  1. 诗句“正色趋文石”描述的是官员们身穿正装,恭敬地走向文石(指朝廷或官府),表现出他们严肃的态度。
  2. “危言竦列绅”形容说话者言辞犀利,令人敬畏。绅是指古代官员的官服下摆,这里比喻为庄重的行列。
  3. “直前香案晓”描绘了官员们在早晨直接前往朝廷(香案代表朝政),表明他们的勤勉和忠诚。
  4. “批敕琐闱春”指的是在春天的宫廷中处理皇帝的诏令,暗示着工作的繁忙和责任重大。
  5. “天要明堂柱”暗指国家的栋梁之才应当如同支撑明堂的柱子一样稳固可靠。
  6. “人间匠石斤”意味着这些人才像工匠手中的锤子和凿子一样,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7. “汲公宁妄发”中的“汲公”可能是指某位被提拔的官员,而“妄发”则表示其提拔并非出于真心,可能是误打误撞。
  8. “轩冕付平津”意味着将最高的官衔和平顺的地位交给了某人,显示出一种对他人才能的认可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宋代官员的形象和他们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首句“正色趋文石”,不仅描绘了官员们的正式和威严,也反映了他们对职责的认真态度。第二句“危言竦列绅”,则突显了他们的直言不讳和对正义的追求。第三句中的“直前香案晓”,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难、始终如一的决心。最后两句“天要明堂柱,人间匠石斤”,更是强调了这些官员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的坚定立场和卓越才能。全诗通过对这些官员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对他们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人也可能借此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风气的批评或反思,指出选拔贤能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