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万个倚江湘,中有人家类辟疆。
地迥自应尘不到,天开初见日舒光。
此身汩汩五斗役,旧隐遥遥三径荒。
想见韩溪溪上路,烟稍雨叶拂云长。
晓行湘岸竹闲有怀家山琅玕万个倚江湘,中有人家类辟疆。
地迥自应尘不到,天开初见日舒光。
此身汩汩五斗禄,旧隐遥遥三径荒。
想见韩溪溪上路,烟稍雨叶拂云长。
【注释】
琅珡:一种美玉。
辟疆:开辟疆土,泛指建立功业。
五斗禄:五斗米的俸禄。五斗米为西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领袖张鲁所创,后成为官吏的薪俸标准。
三径:指孔子弟子曾参隐居时所种的三棵桑树、菜园子和小路。
韩溪:指唐代诗人韩愈所居的溪口。韩愈是湖南人,所以这里以韩溪代称湖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春在湖南作的一首诗,写于赴任长沙途中。诗中描绘了潇湘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首联“琅玕万个倚江湘,中有人家类辟疆”,描绘了潇湘两岸的自然风光,以及那青山绿水之间,隐隐约约可见的村落。琅玕万株,翠绿欲滴;江水悠悠,波光粼粼。而那些人家,仿佛是人间仙境,与天地间辽阔无垠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颔联“地迥自应尘不到,天开初见日舒光”,进一步描绘了潇湘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尘不到”是指远离尘世喧嚣,只有自然之声;“日舒光”则是指阳光明媚,照耀万物。这两句诗将潇湘两岸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此身汩汩五斗禄,旧隐遥遥三径荒”,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感叹自己虽然拥有五斗禄位,但却无法施展拳脚,为国家效力;同时,他也怀念过去隐居的生活,那时的日子过得宁静而悠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尾联“想见韩溪溪上路,烟稍雨叶拂云长”,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想象着自己未来的道路,那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沿途的风景如画。而在这条路上,他将会看到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竹林,仿佛是一片仙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潇湘两岸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潇湘两岸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